“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如同思想的灯塔,照亮了水资源管理的未来。肩负着“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时代命题,玉溪煤矿展开了深刻的用水答卷。从“用水大户”到“节水标兵”,一场以智能科技为笔、以精细管理为墨的“水务革新”,正在这里挥毫泼墨,绘就着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画卷。
01长效为本,筑牢节水管理硬根基
完善的制度与全员参与的文化,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根本保障。玉溪煤矿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成立全市首家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系统性构建起涵盖用水计划、计量、统计与监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矿区进一步强化用水行为的过程管控,常态化开展覆盖办公楼、宿舍、食堂、澡堂等非生产区域的“环境卫生、节水节电”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浪费行为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上次我们宿舍就因为淋浴头未关紧造成滴水被通报,宿舍号还被贴在食堂门口的通报栏里,脸上真是挂不住。”一位被通报过职工事后坦言,这件事让他记忆犹新。硬件升级同样是节水管理的关键一环。走进改造后的职工浴室,伸手出水、离手即停的感应式淋浴头已全面普及。“以前用的是手动旋钮,水温调不好、水流量也不稳定,现在既方便又省水。”职工澡堂的管理人员边走边说道,“你看,这个水龙头也是按压式的,按一下出水一段时间,不会有人忘了关。”这些细节处的改造,从源头上杜绝了长流水现象。同时,节水文化也通过多渠道宣传深入人心。以“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节点为契机,线下在食堂、澡堂等区域张贴横幅、播放标语,线上通过公众号、电梯投影持续推送节水知识,营造“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现在大家的节水意识都提高了,不管是办公楼的水管渗漏,还是宿舍的马桶故障跑水,只要发现问题,职工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行政科维修人员这番话,道出了矿区节水氛围的真切变化。凭借制度、硬件与文化的多维联动,玉溪煤矿将节水从工作要求转化为全员自觉行动。2025年初,该矿获黄河水利委员会授予“黄河流域飞禽走兽老虎机:(片区)取水许可项目水资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标志着其在节水管理方面的系统实践获得权威认可。
02滴水归仓,开辟循环利用新路径
在筑牢管理根基的同时,玉溪煤矿将节水实践推向更深层次,着力开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新路径,“像管钱一样管水”,在这里不仅是理念,更是深入每个环节的实践。在矿区污水处理站值班室,技术员指着工艺流程图介绍:“我们对矿井水实施‘分级处理、分质回用’,经‘混凝沉淀+机械过滤’净化后,大部分回用于井下生产与降尘,部分再经反渗透系统进一步处理,成为采煤机、瓦斯抽放站等设备的专用水源,并供公寓楼卫生间使用,下一步还将继续拓展回用场景。”他补充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煤泥经新型压滤机脱水后外售,每年可创造近四十万元收益,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生活污水则通过‘栅格+A/O+MBR+消毒’工艺处理,出水水质同时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和《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目前已全面回用于选煤厂洗选、矿区绿化降尘等。”这种深入人心的节水理念早已渗透到矿区的每个角落。在选煤厂洗车平台,工作人员指着沉淀池介绍:“经过我们改造的三级沉淀系统,洗车后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完全可以再次用于洗选作业。”他笑着说,“在我们这里,每一滴水都要物尽其用,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工作习惯。”得益于这套精细化的分级处理与分质回用体系,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得以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回用率持续保持100%。配套的环保水质实验室每日严格检测出水指标,为从源头到回用的全过程水质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节水创新在基层不断涌现。机电队利用废旧材料改造的储气柜冷凝水回收系统,每日可回收30立方米冷凝水,全部用于替代瓦斯泵站循环水,年节水量逾万方。“看着原本白流走的水成为‘第二水源’,大家都很有成就感。”该队队长表示。雨水资源同样不被辜负。选煤厂工业场地3座雨水收集池在雨季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降雨量增多,今年已累计收集利用雨水超7000立方米。据了解,矿区还计划在生活区新建雨水收集池,进一步拓展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空间。
03以“智”谋“治”,构建水务管理新格局
高效的循环利用体系,离不开智能科技的支撑。玉溪煤矿主动推进水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将智慧水务建设作为提升管理效能、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全市第一家用水企业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走进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电脑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数据,清晰展示着全矿区的用水动态。“系统每隔1小时自动采集一次数据,通过水平衡分析,能够快速识别异常用水模式,准确定位存在问题的管网区段。”操作人员一边调取水平衡测试图表一边介绍。这套投用的智慧水务系统,已形成对矿井“取—用—排”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能力。智能水务系统的监测网络覆盖矿区各个关键节点,35台智能水表作为“数据触角”,分布在生产、生活、选煤、绿化等所有用水单元,构建起全方位的计量体系。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缩小“跑冒滴漏”等问题排查范围,大幅提升处置效率。更值得肯定的是,系统实现了用水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在完成数据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的基础上,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起多维度管理体系,自动生成符合《计划用水管理办法》要求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实时比对实际用水量与计划用量,并准确计算单位产品取水量、水重复利用率等关键指标。“以往需多个部门配合才能掌握矿区整体用水情况,现在系统可通过图表便可直观呈现。”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单元用水数据的深度分析,为我们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今,这套智慧水务系统已成为企业提升用水效率、实现节水减排的重要工具,展现出数字化赋能管理的显著成效。
从智能管控到循环利用,从制度建设到文化培育,玉溪煤矿正沿着系统治理的路径稳步前行。在这条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道路上,每一个环节的精心打磨,每一位员工的自觉参与,都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来源:兰花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