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由太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组织的2025 年度太原市质量工作培训交流活动在植物园报告厅召开。期间,向明智控质量管理(QC)小组提报完成的“攻克KJJ12 矿用本安型交换机 IP68 气密达标难题”课题,从众多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2025年度太原市质量管理小组典型成果”
直面行业痛点,精准定位气密性难题
KJJ12 矿用本安型交换机作为井下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关乎矿山安全生产与通信畅通。当前行业同类产品防护等级普遍为 IP65,我司结合井下实际工况开展技术攻关,成功将该产品的防护等级提升至IP68,实现卓越的防水防尘性能,全面保障设备在恶劣井下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我司设计初期产品合格率为88.8%,其中因气密失效导致的不合格品占比高达 93.64%。向明智控QC小组迎难而上,运用QC七大手法等质量工具,系统性进行深入剖析。通过现场测试与数据对比,通过柏拉图精准锁定了导致气密失效的四大核心要因:防水接头密封圈选型不当(占比40.3%);壳体焊缝焊接不良(占比38.07%);视窗封胶工艺不规范(占比18.18%);电缆接头松动(占比3.41%)等。基于此,小组设定了明确目标:气密性一次良率提升至≥96.3%,年降低返修成本30万元以上。
图为交换机不合格原因分析
|
故障问题分析 |
|||
|
故障 |
存在问题 |
数量 |
占比 |
|
气密失效 |
外壳焊缝缺陷 |
67 |
38.07% |
|
气密失效 |
防水接头密封圈 |
71 |
40.34% |
|
气密失效 |
视窗封胶工艺 |
32 |
18.18% |
|
气密失效 |
电缆接头松动 |
6 |
3.41% |
多措并举系统攻关,实现质量显著跃升
在明确问题根源后,QC小组制定了涵盖工艺、结构、流程、检测四个维度的系统性改善方案并高效执行:
工艺升级与结构优化: 引入机器人内外双面焊接技术替代传统手工氧弧焊,对关键部位进行强化;取消易导致泄漏的开孔设计,采用专用工装;将电缆接头密封件由易失效的薄款密封垫改为O型圈,并增加防转结构;优化视窗结构及安装打胶方式。
流程管控与检测革新: 将视窗封胶明确为关键工序,规范作业手法与清洁标准;引入高精度差压式气密检测仪,将抽检比例提升至10%,并对出厂产品实施100%气密测试。
人员能力保障: 定期组织焊接、装配人员专项技能培训与考核,确保操作规范落地执行。经过系列改进,成果显著:产品气密性平均合格率跃升至98.91%,最高批次达到100%,远超预定目标;年节约返修成本达36.37万元,客户投诉率下降98.13%,附加带来了产品外观与性能缺陷率的同步降低.
固化成果持续改进,树立质量管理标杆
向明智控QC小组及时将优化后的焊接工艺、结构设计、封胶作业规范等纳入标准作业指导书;推行“质量三卡”闭环管理,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将专项技能培训与气密性操作考核常态化;制定设备定期维护与仪器校准制度。这些措施有效巩固了改善成果,形成了长效质量管理机制。同时,小组也明确了下一阶段PDCA循环的改进方向,致力于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其他产品线,追求卓越,永不止步。
此举一方面攻克了长期困扰产品的技术瓶颈,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小组成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升了其运用QC方法的能力,为团队后续解决类似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来源:向明智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