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是煤炭企业安身立命的生命线。今年以来,开元公司锚定“煤质就是生命线”的核心战略,将煤炭产品质量提升置于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通过梳理升级煤质管控全链条环节,完善采掘源头精细化管理、迭代洗选加工核心工艺、深化科学配煤技术应用,构建起覆盖“产、洗、配”的全链条煤质管理体系。
源头攻坚精准施策,筑牢煤质“第一道防线”
“工作面受X9陷落柱影响,过无炭柱地质构造时,必须精准调整采高,最大限度减少矸石带入地面!”在开元公司15402综采工作面,综采一队技术员郝晓栋手持地质图纸,向一线作业人员细致拆解过构造期间的操作要点。无炭柱作为煤层中的特殊地质构造,岩性坚硬且不含煤炭,一旦采高控制失准,极易导致大量矸石混入原煤,直接拉低煤炭发热量、增加洗选成本。
井下生产是煤质管控的核心源头,开元公司深谙此理,从地质研判到生产设计,构建全流程精细化管控体系。依据煤层赋存特征科学规划采掘布局,优化采煤设计方案,合理调配厚薄煤层配采比例,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强化采煤工作面地质预测预报,动态跟踪煤层变化趋势,科学调控回采进度,根据现场实际实时调整工作面坡度与采高,有效降低矸石混入量,为商品煤质量稳定奠定基础。
针对原煤水分这一关键影响因素,开元公司同样精准发力。通过地质勘探提前掌握构造水分布规律,在工作面及运输巷科学布设排水系统,定向排出含杂质的构造水,从源头减少杂质混入、降低原煤灰分;在设备运转环节,严格规范各转载点冷却设备与喷雾设备操作规程,彻底堵住水分对筛分、洗选环节的不利影响,全方位守护原煤“先天品质”。
洗选提档智能赋能,激活品质“升级引擎”
走进开元公司选煤厂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显示屏上,各车间设备运行参数、人员操作轨迹等数据实时跳动,选煤流程的“神经中枢”正高效运转。“当前原煤发热量波动,立即启动重介、跳汰双系统,精准调整分选密度,确保商品煤质量达标!”选煤厂厂长原权全紧盯着监控屏幕,迅速下达调度指令。
为实现洗选环节的精准管控,开元公司建立原煤日监测机制:每日安排质检人员对入厂原煤进行取样检测,精准测定灰分、水分等关键指标,检测数据第一时间同步至调度公司,一旦发现原煤质量波动,立即制定针对性洗选调整方案。同时,实时监测洗选环节跑炭、带矸情况,动态跟踪洗选效果,及时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加强原煤筛网日常管理,确保筛选环节稳定运转,发现糊筛、破筛等问题第一时间组织抢修,保障洗选流程畅通。
在洗选技术应用上,开元公司充分发挥重介、跳汰双系统协同优势,根据入选原料煤品质及时调整洗选参数,适当降低分选比重,提升精煤发热量,最大化发挥洗选提质、稳质作用。此外,每班安排专人人工测定悬浮液密度,校准密度计读数精度,确保洗选比重可控;保障补水、分流系统高效运转,避免因控制失误导致洗选比重紊乱,全方位确保筛选环节高效、精准。
奖惩驱动全员联动,凝聚质效“提升合力”
“15402工作面10号架割煤机冷却水未关严,水分顺着溜槽混入原煤,不仅增加煤中水分,还会拉低发热量,这是煤质管控的关键漏洞,大家要以此为戒,共同探讨整改措施!”8月24日,开元公司综采一队班前会后,党支部书记周巍伟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再次强调煤质管控的重要性。
为推动煤质管控措施落地见效,开元公司制定并严格执行《煤质管理办法》,建立煤质动态监测长效机制:井下当班跟班队长负责现场把关,严禁水煤进入皮带运输系统;设备停机后,及时关闭各转载点冷却水喷雾,从源头杜绝水煤混入;各转载点负责人需将废弃杂物妥善卸至指定区域,禁止各类杂质随皮带运至地面;遇到无炭柱等特殊地质构造时,适当降低采高,减少矸石混入,保障原煤发热量稳定。
来源:华阳新材料集团
同时,开元公司创新监管方式,安排专人每日回放前一日井下监控视频,严把现场管控“回头关”,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直接扣除当班人员绩效分;将灰分控制、采高达标率、漏矸等关键指标纳入考核体系,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倒逼各队组从“追求产量”向“提质增效”转变。
“以前总觉得煤质提升是技术人员的事,现在看到身边同事因管控煤质拿奖励,大家都主动参与进来了!”选煤厂重介队职工杨拴宝的话,道出了开元公司全员煤质意识的转变。如今,车间里职工主动排查悬浮液密度、及时上报问题已成为常态。上半年,开元公司商品煤热值稳定在5000大卡/千克以上,商品煤产量增幅约4.8%,真正以考核“指挥棒”撬动了煤质与效益的双向提升。
来源:华阳新材料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