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班队干徐达10分钟处置筛上矸石隐患,到采样工刘守龙现场阻断煤质风险;从宣讲小分队下基层唤醒全员责任,到技术员张龙改造设备破解块煤破碎难题……今年以来,新景公司围绕煤质提升打出“一线响应+宣讲赋能+全链管控”组合拳,以制度为基、以技术为要、以全员为力,既实现8月份4个品种7项指标批次合格率均完成100%,更筑牢“阳优”品牌质量根基,书写企业以质增效的生动答卷。
迅速响应
一线职工现场处置煤质隐患
“小石,3155筛上有碎矸石!你先联系脱泥筛层,把三系统停了给煤,我去排查问题根源。”9月6日,新景公司洗煤厂重介二队跟班队干徐达在现场走动巡查时,发现3155筛上的煤量比往常明显增多,并夹杂着碎矸石——这会直接影响煤质!他立刻要求暂停供煤。
确认停煤后,徐达迅速赶到3139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矸石箱旁,发现出料口被堵住了。“小石,联系泵层三系统放料,我来通矸石嘴!”他用铁钩一钩,一团铁丝裹着塑料袋的杂物被拉了出来,堵塞的源头终于找到。
清理完杂物,系统恢复正常,3155筛上的产品也回到了合格标准。徐达擦了擦汗,在巡检记录本写道:“煤质是企业的生命线,哪怕一点小问题,也得立刻解决!”
同一时间,质检组井下采样工刘守龙在15226工作面忙碌着——他手持检测工具,沿着工作面逐段开展煤质督查,精准排查出2项煤质隐患,并当场完成整改,切实将风险阻断在源头。
从徐达的即时处置,到刘守龙的现场整改,这一个个鲜活的片段,共同勾勒出新景公司全过程、全方位强化煤质管控的生动图景,也是企业用心用情守护“阳优”品牌、夯实质量根基的真实写照。
围绕煤质管控,新景公司锚定“以查促管”核心思路,一方面,主动拔高管控标准,将各生产系统的“责任田”划分得更细致、责任界定更清晰;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检测与督查频率,让煤质管控覆盖生产全环节。
“我们建立了煤质管控‘日分析’机制,而且执行得非常严格——每天都会汇总末煤发热量、品种煤质量指标等核心数据,及时通报当天煤质情况。要是遇到数据不达标,我们会第一时间扎到现场,一步步倒查问题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还会安排专人跟踪落实,确保问题不遗留。”新景公司洗煤厂厂长张东义说。
宣讲赋能
小分队下基层唤醒全员质量责任
为进一步织密管控网络,新景公司还注重搭建交流与监督平台:每月定期召开煤质例会,认真复盘当月管控工作,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同步优化下月保障措施;在现场监管上,采取“定期检查+动态抽查”模式,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煤质检查,严格对照《煤质管理标准化细则》排查隐患,推动各项管控措施落地生根,切实守住煤质底线。
9月2日,新景公司煤质宣讲小分队的“巡讲”足迹延伸至综采二队。针对综采岗位特性,宣讲队员围绕专业煤质标准展开讲解,既解读煤质管控的制度要求、实操措施,也剖析典型案例,还现场回应职工疑问,用接地气的方式引导大家时刻把“质量”二字记在心上、落在手上。
“这次宣讲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煤质管控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新景公司综采一队队长谢文军说,“接下来我们会在井下把好第一道关,重点抓好放顶煤、构造管理等环节,确保各项管控措施执行到位。”
在煤质管理工作中,新景公司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煤质管理领导组统筹全局,制定专项管控实施方案明确方向,细致划分各系统“责任区”、设定清晰“标准尺”,通过“岗位与责任挂钩”的机制,织密“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煤质管控网。为让管控要求深入人心,公司还借助班前班后会、周安全活动、煤质例会等平台,开展煤质管控专题学习,逐项传达有关煤质提升工作的要求及措施,确保全员知晓“工作标准”、掌握“操作要点”、做到“履职到位”,为煤质稳定提升凝聚全员力量。
“煤质管控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责任人!”新景公司总会计师田堃强调,“我们要把煤质管理关口往前移,从源头提升原煤质量,实现向煤质要效益、靠质量谋发展的目标。”
精准管控
源头+过程+细节守住煤质防线
近期,重介一队技术员张龙在日常煤质监控中,注意到一个影响中块煤质量的关键问题:中块煤在皮带输送转运过程中,因转运导致破碎,产生的煤粉直接进入产品仓,导致中块煤限下率难以达标。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张龙主动对接机电副队长郝金海,两人多次前往产品仓及皮带输送现场,结合设备运行特性、物料输送轨迹细致分析,最终制定出针对性改造方案——在皮带机机头、机尾位置分别安装清带器,同时在皮带正下方加装集料斗。
改造后,清带器可实时清理皮带上粘连的煤泥,防止煤泥混入中块煤;集料斗则负责收集清理下来的煤泥,再由岗位工人及时转运至限下仓,形成“清理-收集-分流”的闭环管理,有效保障了中块煤产品质量。新景公司始终坚持“细节决定质量”,将煤质管控渗透到生产全流程,这样的精细化举措也结出了硕果:8月份,公司4个品种的8项指标中,7项指标批次合格率均完成100%,彰显了过硬的质量管控实力。
在新景公司煤台,洗煤厂原煤队皮带机司机穆永军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快灰仪的灰分数据上,每跳动一个数值,他都会及时提醒岗位工按标准分储:“高灰煤入10至16口、低灰煤入10口以前”,精准的分类为后续合理配煤筑牢了基础。
为确保煤质管控落地见效,新景公司采取“有的放矢、精准施策”策略,从源头、过程、细节三端发力定制专项措施。源头管控上,井下工作面通过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产出效能——优化放顶煤工艺、更换新型截齿以提高块率;要求工作面过构造期与割顶底作业严格按规范执行,放炮措施落实到位,严控工作面用水与破碎机运行,严禁大块物料、杂物及铁器进入原煤系统,并加大铁器杂物巡查力度,从产出端守住煤质底线。过程聚焦“精准控质”:一方面通过工艺优化提升筛分效率,另一方面在装车环节推行“双把关、双盯装”制度——参考295号快灰仪与装车线末煤仓下皮带快灰仪数据,结合装车车沿高度确定配煤量,装车人员与质检人员现场同步值守,动态调整配煤比例,确保商品末煤质量达标。细节则以“降破碎、保品质”为目标,遵循“转载接触软着陆、倾斜下滑降高度、减少破碎增力度”原则,在各皮带转载点加装缓冲簸箕、缓冲床,还为缓冲簸箕加装防护皮,有效降低块煤破碎率。
来源:华阳新材料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