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千米井下,一场攻坚战激烈上演,面对切眼长度由原78.5米骤减至56米的特殊挑战,莒山煤矿干部员工迎难而上,经过连续8个昼夜的奋战,圆满完成3#煤柱15架液压支架及30节煤溜中部槽的全部回撤任务,这项关键工程的高效收官,为后续工作面的接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01精心擘画 周密部署保推进
3#煤柱工作面回采到250米时,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工作面切眼长度大幅缩减,撤架通道仅为27.5米,严重限制了设备回撤的操作空间,原运输线路高度不足,无法满足运架、拆架标准。面对严峻挑战,公司提前制定《3
#煤柱设备回撤准备工作综合安全技术措施》,从辅助运输线路的全面整改,到绞车的精准安装与调试,从支架拆解硐室的合理布置,到“模拟架”试运行验证,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规划,严格验收,全力保障整个运输线路畅通无阻,此外,还组织编写《3#煤柱液压支架及运输安全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制定了针对性安全管控措施,通过提前预判风险,细化作业流程,为回撤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安全根基。02协同共进 多措并举抓落实
国庆中秋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公司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回撤工作,回撤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双跟班”制度,每班安排一名专职矿领导全面负责回撤作业,安全科、调度室、机电科全程参与现场调度协调,形成一个紧密协作、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现场管理实施提级管控,对设备吊装、大型部件运输等关键环节实施专项监督、专人负责,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同时,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和动态检查,对各环节安全和技术实施进行实时评估,做到“现场验收,现场交接”,保障各工序之间的紧密衔接和高效运转。03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筑根基
此次设备回撤的通道正处于1#联络巷贯通区,受多重压力叠加影响,撤架通道条件极为复杂,高度不足、顶板破碎,“坠包”显现,三角区压力增大等异常动力现象接踵而至,给回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职能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紧盯现场,敲定了《3#煤柱撤架通道维护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了出架方案,综采二队多次组织班组业务骨干召开协调会,不断优化出架工艺,实施过程中,对撤架通道进行了系统卧底作业,确保通道净高度达到2.1米,选用2.4米的工字钢,对“坠包”区由里向外实施套棚加强支护,三角区则采用木垛维护,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了顶板压力,为支架的安全撤出开辟了“生命通道”。在这场攻坚战中,干部员工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铸就了安全生产的坚实防线。
来源:兰花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