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霍州煤电吕临能化选煤厂智能采制车间,自动采样机正在精准取样,煤样经斗式提升机、转运皮带输送至制样系统,机器人灵活地挥动着机械臂,自主完成缩分、破碎、干燥、制粉等一系列操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是吕临能化选煤厂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厂以“智”赋能,通过应用智能采制样系统、优化生产工艺、全流程把控质量等举措,力求实现效率最优配洗,进一步擦亮“吕选”“吕临选煤”两块“金字招牌”。
“相比以前人工采制样,智能机器人操作更精准,制备出的样品更具有代表性、可靠性,能更科学地指导选煤生产,从而稳定产品质量。”该厂智能采制样项目负责人李懂懂介绍,智能采制样系统于今年5月通过国家认证的第三方机构组织的性能试验,符合相关标准并正式投入使用。
智能采制样系统还大大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过去采样得拎着桶爬进煤堆里,一身煤黑不说,还至少要花费2个小时才能完成采样,随后还要进行制样。” 该厂采制样工孙泽琪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只需要在操作台上录入来样信息即可,这一操作仅需2分钟,真是轻松了不少。”
让每一吨煤产出最大效益、创造最大价值,离不开选煤生产。而解锁这一目标的密钥,就在于工艺优化。
吕临能化选煤厂调度生产部副部长王月介绍,选煤生产的产品主要有三大类,即精煤、中煤、煤泥,要通过工艺的不断优化升级,“粗”里淘“精”,最大限度提升精煤产率,确保“吃干榨尽”。
近一年来,该厂通过开展粗煤泥再选工艺优化,利用螺旋分选机将TBS尾矿进行三产品分选,轻产物掺入精煤、中间产物掺入中煤、重产物掺入矸石,并对尾矿中的精煤产品进行回收。自今年1月份以来,已成功从粗中煤里“淘”出6900吨精煤,增加经济效益371万元。
同时,浮选加药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也实现了提质增效与减轻作业强度的“双赢”。据了解,以往职工要频繁穿梭在药剂桶与浮选机之间,根据经验手动添加药剂,不仅药剂用量难以精准把控,劳动强度也较大。改造后,加药系统能够根据浮选工艺参数及煤质变化情况自动精准加药,将煤泥灰分稳定在65%以上。
从原煤中分选出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精煤产品,需下足“绣花功”。
为应对不同煤层煤质的差异,吕临能化选煤厂实施了“原煤分储、分洗、分运”方案,成立了由技术骨干组成的攻关小组,为每一批原煤“量身定制”最优的洗选参数和分选流程。同时,从原煤入厂时的每车采样检测、洗选过程中每小时一次的动态监控,到智能采样制样分析,再到商品煤出厂前的逐批化验,该厂构建起一整套全流程质检体系。近3年来,该厂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赞誉。
来源:山西焦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