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玉溪煤矿聚焦掘进提效核心目标,围绕“装备、管理、队伍”升级,凸显“新”字内核,以新装备赋能催生掘进提效,以新措施护航筑牢安全屏障,以新“血液”注入澎湃动能,推动作业质效提升。
装备“换新”让掘进效率“跑起来”
在该矿1302南胶带巷掘进现场,一台“明星装备”正在高效作业,成为掘进提效的新利器。该矿全新投用的单轨液压锚杆钻车,堪称巷道施工的“一体化多功能平台”,既使多道工序无缝衔接,也让劳动强度显著降低,施工效率显著提升。“过去8人协作一班只能支护4米,现在人员减少一半的同时,单班支护进尺也有了保障。”该矿机电科技术员说道。与此同时,该矿新投用的两款YHC3.7W矿用本安型无线压力采集仪与CND500矿用本安型无线扭矩检测仪,彻底告别人工巡检与纸质记录的滞后模式,为质量验证和安全监管构建起一道坚实可靠的防线。 从设备升级带来的高效作业,到数字监管实现的精准防控,两者紧密协同,形成了“效率+安全”的双向赋能,曾经掣肘掘进效能提升的“瓶颈”,正在被逐个击破。
管理“上新”让安全意识“紧起来”
该矿以“强化现场管控”为核心,通过“机械化替代、制度刚性约束、动态风险排查”三维联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立体防护体系。筑牢技术防线,破解风险痛点。在支护作业中,机载临时支护被视为风险管控的核心利器。严格要求机载临时支护必须全程紧密覆盖顶网铺设作业流程,借助综掘机机械臂的精准操控实现升网操作,严禁人工踏入空顶区域,从根本上规避了挂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刚性制度约束,消除管理盲区。对迎头护网的安装严格执行“骨架无断裂、网面无破损、尺寸匹配、锚定牢固”的刚性标准,坚决杜绝铁丝吊挂方式,并提前对两帮进行封护处理,切实保障作业空间的安全性。在具体的补帮作业过程中,要求作业时要预留缓坡底矸,并设置3米警戒线,遏制片帮隐患的发生。制度刚性约束与标准化流程相结合,实现作业全流程“零违规、零疏漏”。实行主动预防,前置风险防控。严格执行每小时一次的“敲帮问顶”制度,对顶板与煤壁进行有效查验,实时捕捉潜在隐患;对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实现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压缩空顶时间与空间,遏制围岩变形风险。该矿以技术赋能破解传统风险痛点,用制度规范填补管理盲区,在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同时,推动今年上半年掘进工作面“三违”数量同比大幅下降,为作业安全筑牢根基。
血液“更新”让生产动能“活起来”
该矿针对掘进一线青年职工占比超过80%的特点,构建起“党建引领+精准培育”的人才培育模式,让青年力量成为掘进一线的主力军。今年上半年,该矿综掘开拓队组共计约30余名青年职工走上综掘机司机、班组长、副队长等关键岗位。党建引领锚定方向。该矿综掘一队由党支部牵头成立的“唐丽明抢修小组”,通过“一对一”技术指导,手把手传授设备检修、支护技巧等核心技术,带动青年职工快速成长为技术能手,助力掘进效率提升,更推动安全隐患整改率实现100%。同时,通过队内民主选举,选拔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青年党员担任班组长,赋予其生产管理、安全监督等职责,让年轻人在关键岗位挑大梁,激发了飞禽走兽老虎机青年职工的奋进动力。精准培育搭建阶梯。针对掘进机司机等关键岗位,制定“进阶成长路径”,先由老司机手把手传授技能;取得特殊工种上岗证后,开展“模拟掘进”实操培训,强化应急调整能力。同步配套的激励机制,让青年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争相成为该矿掘进作业的中坚力量。
来源:兰花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