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山生产的壮阔画卷中,采煤工作面搬家如同一场精密的“战场转移”,既考验技术实力,又检验团队协作。2025年6月,伯方煤矿3303综放工作面迎来末采及设备回撤关键阶段。从末采期间的顶板控制到设备撤除的精准操作,从通风系统的平稳切换到运输路线的高效调度,全矿上下协同作战,以60天连续奋战,安全高效完成了这场涉及153架液压支架、2部刮板输送机及各类大型设备的“搬家战役”,为后续生产接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雨绸缪 多措并举末采工作是工作面搬家的“前奏”,能否为设备回撤打造稳固的“安全通道”,直接决定后续工作的成败。3303综放工作面距停采线30米时,便启动了一系列精准操作:工作面以6°仰角逐步由煤层底板过渡至顶板,既控制了采高,又为撤架创造了平缓坡度。铺网作业是末采的核心环节。当工作面推进至距停采线17.6m时,作业人员开始铺设10#单层金属网,推进4个循环后,接续铺设3卷聚酯纤维防护网,通过14#双股铅丝逐口连接,确保长边搭接不少于1m。“金属网与聚酯网的双重防护,就像给顶板穿上了‘防弹衣’。”综采队队长王建军说。撤架通道的支护更是精益求精。4个循环的锚杆锚索施工中,顶锚杆采用φ22×2400mm高强螺纹钢,配合两卷树脂药卷,锚固力达150KN;锚索选用φ22×6000mm低松弛钢绞线,张拉预紧力不小于250KN。作业人员分段作业,每台钻机间距保持3m以上,严格遵循“先临时支护、后永久支护”原则。当最后一根钢丝绳固定在顺槽槽钢上时,这条长17.6m的撤架通道,已成为设备回撤的“安全走廊”。党建引领 攻坚克难“我是党员,我先上!”在3303工作面搬家现场,这句誓言成为最响亮的口号。面对撤架期间顶板压力大、设备运输路线长等难题,综采二队党支部成立“青年突击队”,党员分布在支护、起吊、运输等关键岗位,用行动践行“安全第一”的承诺。回撤液压支架是整个搬家过程的“重头戏”。147架中间支架与6架过渡支架的撤离,需要精准操控绞车、吊链与单轨吊。一次回撤2#过渡支架时,顶梁与立柱连接销卡顿,党员周峰钻进支架间隙连续作业40分钟,最终顺利拆解,避免了工期延误。在通风系统调整的关键节点,通风科制定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综采二队党员干部带头严格执行方案:在回风顺槽口安设FBD.№.6.7型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带领团队连续36小时调试,每2小时测试一次风量,确保撤架期间工作面风量稳定在360m?/min以上,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0.8%以下。“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党员郜国斌说。为保障运输安全,青年突队还设立了“安全监督岗”,对绞车固定、轨道铺设、设备捆绑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在单轨吊运输支架时,党员牛建光作为信号工,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规定,累计发出安全信号300余次,确保153架支架“零事故”运达目的地。
精诚团结 通力协作设备运输是工作面搬家的“动脉系统”,3303工作面的设备需通过运输顺槽与回风顺槽两条路线“出井”,涉及单轨吊、无极绳绞车、电瓶车等多种设备,协同难度极大。在运输顺槽,转载机与破碎机的拆解堪称“精细活”。作业人员先断开转载机大链,点动设备将链条导出至机头,再用4台10T吊链配合锚索吊点,分节拆除挡煤板、溜槽。“每拆一节溜槽,都要先检查吊链受力情况,确保重心平稳。”运输队班长赵伟介绍,他们创新采用“分组拆解、同步外运”模式,将原本需要2天的拆解工作压缩至18小时。回风顺槽的支架运输更是一场“系统战”。支架从工作面撤出后,经撤架通道硐室的JH-30型绞车拖至单轨吊起吊点,再由单轨吊运输至三盘区轨道巷。为确保安全,单轨吊司机在机车前方5米处遥控操作,跟车人员实时观察吊链与轨道状态。“最关键的是过弯道,必须控制速度在1.6m/s以内,”单轨吊司机朱师傅说,他们提前对轨道接口进行打磨,累计处理轨道偏差23处,保障了支架运输的平稳性。在三盘区轨道巷,无极绳绞车承担着“接力运输”的重任。司机严格执行“信号不清不开车、捆绑不牢不开车”原则,运输重车时启用慢档,通过道岔时提前减速。当支架运至石门大巷,电瓶车接力将其送达副井底,最终经副斜井“升井”。这条全长2800米的运输路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各岗位的协同智慧,累计运输设备3500余吨,创造了该矿综放工作面搬家的最快纪录。高效推进 衔接生产该矿高效开展3401工作面“三机配套”安装工作。为确保3401工作面按期投产,机电科牵头组织综采二队等单位,在综采设备库紧锣密鼓地开展“三机”配套工作。从设备组装、电缆敷设到安装送电、调试运行各环节无缝衔接,为整体安装进度按下“加速键”。地面配套工作与井上“三机配套”紧密配合,为3401工作面的顺利投产提供全方位支持。地面材料供应部门根据“三机配套”的进度计划,提前储备各类所需物资,包括设备零部件、电缆、紧固件等,确保物资供应及时,不耽误安装进程。地面检修车间则承担着设备的前期检修和维护任务,对即将投入3401工作面使用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保证设备在安装到井下后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地面运输团队与井下运输环节做好衔接,制定合理的设备运输路线和方案,确保“三机”等大型设备能够安全、高效地从地面运输到井下安装位置。3303综放工作面搬家的圆满完成,不仅检验了该矿在复杂条件下的设备回撤能力,更锤炼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从末采期间的精准支护到党建引领的攻坚克难,从运输环节的高效协同到安全管理的严丝合缝,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的理念,为该矿后续工作面搬家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兰花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