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136”安全管理模式与“三个六”安全特色做法,集团公司创新融合“安全管理+大模型技术”,将Deepseek、豆包、KIMI等AI软件融入安全管理,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知识库体系,在隐患治理、风险防控、检查提效等领域深度应用,推动安全管理从“经验判断”迈向“数据精准防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安全动能”。
“以前整改违章只能‘头痛医头’,现在AI能直接揪出管理‘病根’!”在集团安全监察部,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基层单位发生的典型案例。
今年初,集团公司一矿井辅运措施巷短时间内发生同类违章。启用大模型分析后,AI通过梳理近3年同类隐患数据、比对现场监管记录,精准定位“设备操作不规范”等4个安全管理症结,并根据国家及企业标准生成“增加现场安全员配置+设置操作警示标识”等定制化整改方案。安全监察部通过进一步对话优化整改方案,以“业务联系函”方式发送至基层、业务部门和安全监管三方责任人,并在模型中实时跟踪落实进度,确保方案落地取得实效。
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煤矿一科主办王亭说:“AI通过整合设备运行数据、人员操作记录等海量信息,构建了‘预测—响应—根因分析—整改—验证’的闭环管理链条。它不仅能快速定位高风险点,更能深挖管理漏洞,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转变,这对我们的安全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
不仅如此,在监督检查环节,“安全管理+大模型技术”同样展现了高水平效能。
“内容上精准,速度上更是提升好几倍!过去编一份矿井检查清单,3个人埋在堆成山的资料里要忙5天,现在AI通过一天就能出一份精准清单,还能自动更新最新各类规程要求,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职工李铎展示的赵庄煤业2025年下半年检查清单显示,AI自动调取该矿上半年小分队检查隐患、集团公司与当地政府“体检”合并的问题,短时间内自动生成覆盖采掘、机电运输等6大专业的检查清单,每个检查项都标注“人、机、物、环、法”五维依据,并关联重点工程进度,确保安全“不跑偏、不漏项。”
高效应用的背后,是集团公司构建的AI大模型数据体系。该体系整合法规标准、企业资料、隐患信息等六大类核心内容,形成115个专业化数据库,覆盖煤矿、化工、多元产业等场景,添加成庄、寺河、赵庄等12座矿井历史隐患、“三违”记录等数据,形成了“一企一库、一事一策”的“安全攻略资料库”。
“以前靠‘老经验’判断风险,现在靠‘数据’精准防控。像支架初撑力不足、违章进入危险区这些问题,AI能精准定位,我们再针对性部署监测系统、设电子围栏,就能从源头阻断事故链。同时,工作中新产生数据又反哺数据库,形成持续优化的良性循环,对于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助力。下一步我们将与科技信息部对接沟通,推进大模型本地部署与安全信息平台建设,自行优化参数、更新维护,更好地适配安全管理场景,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煤矿一科主管张强表示。
记者手记
从“靠经验、靠人盯、事后忙”的传统管理模式到“靠数据、靠预警、靠闭环”的现代治理方式,“安全管理+AI大模型技术”的创新融合,让“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有了科技抓手,管理者心里更有谱,风险抓得更准,处理速度更快,安全防线更牢固。
当然,面对技术变革浪潮,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也将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企业安全管理现状,通过专项培训、实战演练和经验交流,不断优化大模型应用场景,提升自身数据分析和判断能力,构建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思维,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智防”升级。今后,随着AI在隐患排查、风险防控等领域的进一步拓展,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将会迈向更精准、更智能的发展新阶段。
来源: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