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瓦斯治理始终是关乎矿工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的核心课题。新元公司结合抽掘采衔接实际,立足岩巷快速掘进和一次性成孔造穴增透技术创新,经过两年实践探索,成功构建了一套以“以岩保煤”为核心的全流程瓦斯治理技术体系,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实现“煤层零突出、瓦斯零超限”和解放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新元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瓦斯监测数据格外醒目。“过去我们是被瓦斯‘牵着鼻子走’,现在我们要让瓦斯‘听指挥’。”新元公司防突管理部部长荆向明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图说。
前两年,新元公司在井下3#煤四采区实施“以岩保煤”技术方案。该技术通过将回风巷优化为底板岩巷,配合穿层造穴预抽钻孔工艺,形成立体防护网络。技术团队根据瓦斯原始含量确定钻孔间距布置方案,每个钻场精准施工12个孔径113mm的钻孔,孔深覆盖16~83m不同点位,成功保障了四采区辅运及胶带煤巷的安全掘进。
2024年,技术升级进入新阶段。公司在3#煤突出区域同步推进3604、31006两条底抽巷建设,并重点攻关快速成孔造穴增透施工工艺及连孔工艺创新。“我们对并网连孔工艺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最终成功固化形成新型并网连孔装置。此装置取消了三通接口,减少了容易产生漏气的环节,大大提高了钻孔连抽过程的气密性,确保钻孔末端负压达标;连接操作更为简单,仅需将每个钻孔与汇流管连接即可,用时从原先的3~4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回收复用率达80%以上,有效节约了并网材料成本。”荆向明告诉记者。
今年,一次成孔造穴工艺日趋成熟,施工效率提升了30%左右。经实际观测,钻孔单孔瓦斯浓度由原来的20%~35%提高至40%以上,顺槽支管瓦斯浓度由原来的15%~20%提高至30%以上,瓦斯抽采效果显著提升;一级A类区域瓦斯含量降至6.2~7.8m?/t,保证在抽采达标区域能够实施连续掘进,掘进准备效率大幅提升至15m/天,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抽掘不平衡问题,实现了瓦斯的根本治理,为掘进工作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此外,我们还按照集团‘一通三防’专业3.0模式积极推进‘以岩保采’瓦斯治理技术创新实践。在31006底抽巷600m处,采用ZWYL7300DS定向钻机向31006工作面施工穿层定向钻孔,开展回采区段瓦斯预抽试验。钻孔设计深度210m,间距6m,形成网格化抽采系统。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回采工作面瓦斯的超前治理,有效消除了瓦斯隐患,为后续回采作业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荆向明说。
接下来,新元公司计划在31006底抽巷实施效果检验技术升级,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指标替代传统含量检测作为抽采达标评判标准。同时,将压力测试孔改造为长期监测点,构建“压力动态监测+周期性含量抽检”的双重验证模式。这一创新举措将实现对防突区域的精准预警,为补充防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显著提升瓦斯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实践力度,不断完善瓦斯治理体系,为煤矿安全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一通三防’专业3.0模式落地见效为抓手,实现煤矿行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新元公司副总经理樊利军说。
记者手记
在新元公司的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力量。从“谈瓦色变”到“心中有数”,新元公司的实践告诉我们:安全生产的密码,就藏在持续创新的基因里。这条路,他们走得坚定而踏实。
来源:潞安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