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煤矿《防突流程图》顺利通过股份公司评审。该流程图为加速实现“经验防突”向“流程防突”的根本转型,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玉溪方案”。一
剖析瓶颈,明晰转型之要
近年来,全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表明,防突措施执行存在系统性漏洞,如瓦斯监测数据解析滞后、局部防突钻孔施工质量失控、效果检验流于形式等问题突出。特别是“环节各自为政、衔接缺乏统筹”的碎片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制约防突成效的关键瓶颈。多起事故案例深刻揭示,经验管理模式难以为继,急需构建标准化、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体系。作为集团公司唯一的煤与瓦斯突出生产矿井,玉溪煤矿积极响应股份公司部署,成立专项工作组,聚力打造“可视化、可追溯、全闭环”防突管理流程图,致力通过标准化流程全面提升防突工作质效。
二
科学设计,重构安全链条
为确保流程图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该矿通风防突科扎实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深度剖析事故案例,选取近五年6起典型事故,提炼出“防突措施造假”“抽采不达标冒险作业”等共性问题,形成警示案例库;开展现场全流程跟班调研,组织技术骨干井下跟班作业一个月,真实记录并建立“经验式施工”“钻孔数量缩水”等违规操作问题台账;系统研究标准规范,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借助专家资源,将区域防突措施拆解为8个核心作业单元,细化局部防突12项标准动作,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安全阈值及质量标准,力求实现“施工责任定位到岗、数据审核绑定到人、异常处置精确到时”;全面诊断管理体系,梳理现有制度与职责,查找“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管理漏洞,分析流程衔接不畅节点,为精准再造提供依据。三
破除阻力,贯通执行末梢
在流程图试运行阶段,针对部分职工存在的“流程繁琐论”“经验至上论”“影响生产论”等抵触情绪,该矿采取针对性措施破解难题。强化警示教育,组织观看事故警示片,开展“省一步、毁一生”专题讨论,提升安全意识;实施刚性考核,建立“流程执行负面清单”,实行“违规即追责”;提供服务保障,推行“流程导航员”制度,深入队组实时指导规范操作,确保流程顺畅落地。
四
织密防线,构建长效机制
经过两个半月的系统攻坚,《玉溪煤矿防突流程图》最终通过评审并正式纳入矿井管理制度体系,标志着该矿防突工作实现了“三个根本性转变”,即管理模式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工作方法由经验判断转向标准作业,责任体系由模糊分工转向精准定位。流程图的全面运行,有效解决了防突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顽疾,构建起“系统防控、标本兼治”的瓦斯治理长效机制,为矿井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兰花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