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当前煤炭市场下行、生产经营形势严峻的复杂局面,我们创新开展‘三降三提’,即降消耗、降价格、降费用、提工效、提设计质量、提产品质量)成本管控措施,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山西焦煤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总会计师降丽道出了工作新举措。
今年以来,设备修造厂积极践行山西焦煤“强经营”发展策略,秉承“零基预算”思维,多举措压减非刚性、非安全、生产、环保、民生等经营支出,统筹部署各项工作,细化相关措施,明确降本增效、提质增效措施目标的清单化、数据化,分解任务到部门,责任压实到分管领导、部门责任人,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落地见效。
该厂抓大控小,抓住技术创新这一关键,通过改进技术工艺、优化设计、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在机修工对机械设备的油品更换时,车间为了保证油桶运输安全,要从承装净油量300多斤重的大油桶中,将油品分装到一个个小油桶里,期间大油桶翻转倒油时,至少需要2至3人协同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和难度。
于是维修攻关小组综合考虑翻转要求、工作效率、安全系数及成本投入等因素后,用一个油桶夹紧装置和一个拉紧器设计制作了一款“油桶翻转车”,使用过程中先用夹紧装置夹紧油桶,然后拉紧器的勾头环挂在油桶上段边缘凸起处,接着压下车的把手,使油桶离地,最后通过夹紧装置两侧的调节螺栓来调节油桶需要的翻转角度。
这样的“神器”使用起来不仅能减轻油品更换的劳动强度,而且安全便捷,还减少了油品浪费,节省了成本。从小厂房到技术研发中心,该厂已经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以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改造为例,我们通过调整中部槽中板焊缝倒角,缩短中板宽度并加长与槽帮的对接处,优化槽帮底面坡口焊缝形式,单台250米长的刮板输送机可节约BTW焊丝976公斤,合计4.24万元。”该厂技术研发中心科长刘超坦言。
控小就是管控细节,从盘活库存、修旧利废、减少电能损耗方面实现降本增效。在库存压控方面,对同型号的配件未发货前不再投放生产,合理利用库存物资,有效降低储备资金占有率;对于自采物资,严格执行焦煤、汾西采购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焦煤电子招采平台”网上比价系统进行多家询价,货比三家,做到所购物资质优价廉。
在修旧利废方面,工人师傅从堆积的旧物中“淘宝”,仔细筛选库存里的电机和涡轮减速器等零件,检测性能后重新匹配组装,实现循环再利用;挖掘钢板切割剩下的边角料,经过切割、焊接、打磨等工序,巧手一变,成为车间里的新工具,在生产线上再次“上岗”,既省下采购新料的成本,还让每一件物资都能发挥出二次价值。
在节电管理方面,根据平、谷、峰的用电时段,合理组织生产,调整大功率设备和除尘设备的用电时间,使之避开高峰时段用电或错峰用电,降低用电量;办公室、会议室电脑、空调做到人走机停,及时关闭室内照明、电脑、打印机、电子屏等办公设备电源,避免“长明灯”“长待机”现象;加强职工澡堂管理,加热时段安排在谷时段。
“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从每一笔支出里挤水分,在每一项成本中找空间,精打细算才能抠出真金白银。”该厂财务部张俊说道。
设备修造厂一手握罗盘一手拨算盘,在全厂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创效益”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山西站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