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煤矿第二次党员大会会场,身穿红色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们正在全神贯注地拉线定位、粘贴座位签……忙碌而有序。近年来,东峰煤矿团委紧紧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倾力打造 “五彩”志愿服务品牌,引领青年志愿者无私播撒温暖,让青春的力量润泽矿山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身上跃动的红、黄、蓝、绿、紫“五彩”马甲,宛如矿山中最温暖的灯塔——哪里有需求,“五彩”之光就会照亮哪里。
日常坚守——于无声处筑牢志愿基石
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往往深植于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之中。它如潺潺溪流,虽不汹涌澎湃,却能润泽万物。“绿马甲”的指尖,传递着对矿工安全的深沉守护。在充灯房,青年志愿者们轻柔地擦拭着每一盏刚从井下归来的矿灯,拂去那厚重的煤灰,让“矿工的眼睛”重焕清澈。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是对矿工安全最质朴的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从未有过丝毫懈怠。“黄马甲”则以攻坚克难的勇气,践行着对矿区环境的奉献承诺。面对宿舍楼公厕这一公认的卫生“硬骨头”,就连经验丰富的环卫老师傅也曾摇头叹息。然而,“黄马甲”志愿者们毫不退缩,他们带着专业工具毅然迎难而上。喷洒、刷洗、消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最终,那些曾经难以清理的角落变得窗明几净,整个矿区的环境也因此焕然一新。学雷锋岗亭内,“微心愿”征集箱静静伫立。一个急需的班组小药箱、一次心理咨询预约、一堂技能提升课程……56个来自职工的微小心愿,被“红马甲”们郑重地收集、分类梳理,并精准对接资源予以实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更是用“友爱”之心构建的互助网络,是“进步”精神在细微之处的深耕细作。它让“互助”的阳光,照进了每一个被需要的角落。一位职工感慨地说:“服务真做到了我们心坎上。”
急难时刻——于危难中彰显志愿本色
急难险重,方显志愿者的英雄本色。“五彩”青年在关键时刻总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当定点帮扶村冯山村的黑糯玉米面临滞销困境时,“红马甲”们闻令而动,吹响了助农集结号。线上宣传如火如荼,线下打包配送争分夺秒。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笑容却格外灿烂。在短短的时间内,千余根玉米和百余瓶荆条花蜜便销售一空。这是“互助”精神跨越岗位与地域的生动实践,是青年力量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迅捷行动。在“安全生产月”的日常巡查中,“蓝马甲”青监岗员化身“安全绣娘”,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守护着矿山的安全。他们手持检查表,穿行于峰馨园、峰之味餐厅、员工宿舍、锅炉房等各个角落,目光如炬地扫描着每一处隐患。“灭火器压力正常,但检查记录需更新”“应急灯接线裸露,立即包扎处理”“宿舍禁用大功率电器!”……从消防设施到燃气管道,从用电安全到设备规程,他们精准定位现场查到的隐患,并现场闭环整改。这些“安全哨兵”用脚步丈量责任,以“互助”精神唤醒全员安全自觉,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从口号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小分队,聚焦安全生产核心“人”这一要素,敏锐捕捉青年职工的情绪波动,将“互助”的触角延伸至心灵深处。他们通过疏导课堂、个体交流等方式,构筑起守护矿山安全的第一道精神防线。这是“友爱”关怀向更深层次精神家园的拓展,为矿山的稳健发展注入了“心”动能。
创新突破——于开拓中激扬志愿活力
服务无止境,创新是源泉。“五彩”青年勇于打破常规,让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如何让理论政策入脑入心?“粉马甲”青年宣讲员摒弃了照本宣科的陈旧方式,手持快板深入井下班组、车间一线。清脆的竹板敲响,安全规程化作职工喜闻乐见的“三句半”;在奋进东峰事迹馆,他们饱含深情的讲述让榜样故事直抵人心。这是传播方式锐意“进步”的硕果,更是用青年“友爱”之语传递时代强音,让思想引领“接地气”“冒热气”。艺术赋能,为矿区增添别样色彩。冰冷的井盖、锈迹斑斑的管道,曾是矿区灰色的注脚。然而,一群青年艺术志愿者却将它们视为画布,饱蘸“友爱”的彩笔,让向日葵的金黄在井盖上绽放,让灵动的藤蔓缠绕金属管道。枯燥的工业角落被赋予了诗意与温度,这是“进步”理念对工业美学的重塑。他们将“美丽东峰”的愿景绘就在矿工每日必经之路,于无声处浸润人心。
志愿星火,可以燎原。东峰煤矿“五彩”青年志愿者的实践深刻昭示:当青年自觉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地“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便能将个体生命的点点星火,汇聚成助推矿山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磅礴暖流。这青春的力量,正以其精准、温暖、坚韧的姿态,在新时代的答卷上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荣光!
来源:兰花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