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傅,这次制造刮板输送机真的只需要一个月时间?以前可都得两个月呢,你可别把牛皮吹大喽!”“没问题,4月底百分之百给到你合格产品!”在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焊接车间里,焊接师傅张勇信心满满地保证道。在他身后,该厂新引进的克鲁斯中部槽焊接机器人正挥动着长长的机械臂,以精准的弧光轨迹准确无误地拼接着刮板输送机,飞溅的火花照亮了张师傅那张笑得灿烂的黝黑脸庞。
近年来,汾西矿业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化矿山建设号召,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DeepSeek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智能巡检机器人、远程智能操控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生产、效率提升、成本管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汾西矿业不仅局限于硬件设施的升级,同时也在决策模式变革上狠下功夫。
汾西矿业供用电分公司在春检期间引入DeepSeek,采用“AI+人工”协同模式,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智能算法,快速梳理各项数据,精准分析潜在故障并给出诊断建议,极大地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检修效率。汾西矿业南关煤业将DeepSeek融入“五述”安全管理,推出六大功能模块,让职工通过手机就能进行安全知识自检,班前会效率提升35%。该公司上机电队技术员史晓武说:“上次绞车房的一台润滑油泵突然停转,我将问题输入DeepSeek,根据给出的维修方案,1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以往得耗费半天时间。”
决策模式的变革,为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汾西矿业不断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实现了从“人人出力”到“人智协同”的转变。
“我的‘新同事’能24小时监测瓦斯!”汾西矿业水峪煤业瓦检队职工雷生平对智能巡检机器人赞不绝口。目前,26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已覆盖该公司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等关键区域,凭借精准的传感器和AI算法,解决了人工巡检测不准、看不全的痛点。与此同时,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的电焊工张勇也迎来了他的“新同事”——“钢铁侠”焊接机器人。起初,焊接机器人会出现断弧现象。通过跟厂家学习,该厂尝试更换导电嘴,加装了地轨,如今焊接机器人已能适应各种焊接场景。焊接机器人上岗后,单节刮板输送机焊接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75分钟,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有力保障了井下设备供应。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决策、生产环节的深度应用,汾西矿业乘势而上,推动开采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做到了从“躬耕井下”到“地面智控”。
汾西矿业曙光矿依托“110”工法和远程操作平台,打造了“地面操控、井下无人”的智能综采工作面。随着调度集控指挥中心一键启动指令的下达,采煤机、皮带机等设备协同作业,乌金如瀑布般奔涌而出。2024年,该矿原煤完全成本同比下降16.8%,生产效率同比提高30%。该矿机运区智能化业务组组长李长龙感慨:“如今在地面集控室就能指挥生产,井下作业人员减少了50%,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安全更有保障了。”汾西矿业贺西矿同样成绩斐然,其4306智能采煤工作面在“2024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荣获三等奖。
从DeepSeek重塑安全管理的“智慧大脑”到各类数智场景的深度融合,从井下“金戈铁马”的智能联动到“煤黑子”与机器人“新同事”的默契协作,汾西矿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力,用智能化引擎驱动煤炭开采向“安全集约高效绿色生产”大步迈进。
来源:山西焦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