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会在合肥隆重举行。
安徽省副省长任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红君,淮南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志强,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文峰,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邵曙光,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国阳,安徽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徐光耀,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彭苏萍院士、陈学东院士、王双明院士、陈湘生院士、王国法院士、王运敏院士、冯夏庭院士、张来斌院士、潘一山院士、焦宗夏院士、赵跃民院士、吴爱祥院士,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高士岗,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范韶刚,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理事长、联席主任、校党委书记郭永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光明等领导和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袁亮主持会议。任清华代表省政府对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启动表示衷心祝贺,对学校取得省属高校中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一历史性突破给予充分肯定,对在实验室重组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两家参建行业头部企业、各个政府部门、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她指出,安徽理工大学作为省属头部高校之一,要发挥带头作用,抢抓新一轮“双一流”扩容机遇,持续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推进高峰学科建设,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回答好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重大课题,更好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刘峰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及中国煤炭学会对实验室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当前,煤炭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其高质须发展亟须破解“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四大命题。校企强强联合组建实验室,推动无人化开采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正是破题之举。中国煤炭学会将在实验室建设与行业科技创新中当好“纽带”,架起产学研协同创新之桥,通过“实践出题、数智赋能、平台支撑、携手答题”新机制,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生产力;做优“服务”,依托实验室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标准制定”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汇聚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吸引飞禽走兽老虎机青年学子投身煤炭科技事业,培养“懂采矿、通智能、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会上还宣布了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战略指导委员会人员名单。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了解,安徽理工大学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以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联合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完成重组,于2025年1月正式获批。实验室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主动融入深地资源开发、人工智能发展等国家战略,立足两淮、辐射全国,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强大理论、技术、装备和智库支撑。
实验室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国内矿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面积最大),拥有大型贵重仪器设备46台(套),总价1.5亿元,建成仿工程复杂物理场煤岩力学演化特性实验系统、动静荷载下气固耦合煤岩冲击动力学特性实验系统、含瓦斯煤岩损伤、破坏微细观全时演化监测系统、深部工程支护体性能检测系统、三维立体相似材料模拟智能实验系统、采动灾害监测信息三维全景显现及实时预警平台、掘进机数字孪生平台、多光谱煤矸光电分选装置、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实时成像系统、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实验系统。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