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走进开滦集团吕家坨矿业公司设备科,设备管理员贾瑞坡打开电脑,登录智慧经营管理系统,对物资申请进行审核。随后,通过审核的物资按照基层单位申报需求进入物流托运环节。“就像网上购物一样,设备科发货后,物资由井运区送达工作面。基层单位收到货后,通过智慧经营管理系统手机端在现场确认收货,快捷又方便。”该公司设备科科长靳立江说,借助智慧经营管理系统,物资从申请审批到确认收货,所有流程实现线上办理,全过程透明、智能、高效。近年来,吕家坨矿业公司把加强成本管理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治本之策,打造以全流程管控为重点的智慧经营管理系统,规范流程,堵漏提效,实现成本管理提档升级。
全过程管控消除成本管控“信息孤岛”吕家坨矿业公司建于1959年,一直以来,受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复杂等因素影响,生产成本较高。加之采购、物流等成本管理容易脱节,成本压力日益凸显。对此,公司以物资管理为基础,研发智慧经营管理系统,对需求计划、支领审批、出入库存、移交周转、班组消耗、现场管理等关键节点进行系统化、信息化全链条管理。当了10年设备管理员的耿志疆对此深有体会:“有了智慧经营管理系统,我们不用再‘跑断腿’去了解‘家底’情况,审批基层单位材料、设备支领申请也有了科学依据,因为系统会实时显示每个单位、每个库房、每个工作面、每笔物资的动态情况。如果基层单位超支申领,哪怕是一块小板,也能查看到。”智慧经营管理系统运行以来,吕家坨矿业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单体柱使用量偏大,存在闲置、积压等情况。于是,该公司借助智慧经营管理系统,强化单体柱管控,并扩大到全部材料和设备,通过一物一码、全程跟踪,有效解决成本管控“真空”问题。全周期管理设备“前世今生”一目了然让设备管理永远处在“进行时”,是吕家坨矿业公司智慧经营管理系统的一大特点。在纸质管理时代,只有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运输机等重点设备有档案记录,掘进机的摇臂、伸缩部位等设备零部件,因数量庞大,无法详细记录,严重影响管理效率。“以前仅靠人工记录设备档案,不仅不全面,而且表格也是分开的,数据之间毫无关联,很难共享。”靳立江解释说。而今,吕家坨矿业公司通过拓展智慧经营管理系统服务功能,已将所有设备和零部件的“前世今生”全部记录在册。不管是了解某台设备或某个部件工作原理、结构布局、技术协议,还是查询其服役了几个工作面、使用时间、修理了几次、谁承修的、处于何种状态等信息,只需轻点鼠标就能一目了然,实现设备管理履历化、账目电子化、一物一码化、跟踪精准化。更重要的是,吕家坨矿业公司利用这项功能,将回收复用的零部件对照服役时间、修理次数等数据,根据工作面生产条件,合理搭配组装后再“上岗”,发挥设备最大效能。同时,使用单位可通过扫描设备二维码,查看设备履历,制订针对性维修保养计划,提高设备完好率。全线路跟踪物资流转“链条闭合”物资、设备出库后去哪儿了?运输车辆装了哪家单位的物资?还有多久才能到达指定地点?以前,无法追踪这些信息,有时运达物资与使用单位申请的数量、类型还有偏差。“如今,运输任务下达既快又准,物料名称、数量、运输位置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井运区电车司机赵海林直言,整个过程不需要电话通知或繁琐的手工单据流转,电车司机接单后直接前往指定地点执行任务。继开发出全过程物资管理、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模块后,吕家坨矿业公司围绕车辆调度指挥和物资闭合管理两大功能,构建嵌入式矿山智慧物流系统。“我们依托井下工业环网,对整个公司矿车、叉子车、平车以及各个料场等重要点位,实施统一编码管理,通过手机小程序动态推送。相关人员搜索查找或扫描二维码,就能及时掌握车辆装载物资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井运区区长韦鸿飞说。通过二维码过程管理、多终端高效协同、物联网轨迹跟踪等方式,吕家坨矿业公司实现物料的智能化下单、集中式配送、一站式送达,形成“区队下单—调度派单—司机接单—装车确认—司机配送—签收确认”的物资全流程、全链条、信息化闭环管控模式,有效避免了物资流失。
来源:中国煤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