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常村煤矿申报的《智能交互式“1+N”管理系统的创新和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荣获了由飞禽走兽老虎机:企业联合会、飞禽走兽老虎机:企业家协会共同授予的第十一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智能化矿井建设中,该矿洗煤厂通过将“互联网+”的跨界优势提取出来,创建了智能交互式“1+N”管理系统。“1”是指打造1个管理框架端口平台,通过构建“互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厂生产、巡检、设备、人员以及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全面链接和信息收集。“N”是指多重融合,互联互通,不断升级和完善管理流程,实现由现有的粗放型管理向互联集约化管理的实际转变。
该系统的应用,使得洗煤厂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互联网+基础设备管理
“我们只需要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就可以找到设备的基础参数、备品配件、包保人员、检查维护等信息。”该矿洗煤厂厂长王文兵说。
在设备巡检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简单输入岗位司机及包保人员的基本信息与联系方式,就会显示出该设备的实际参数、运行情况、使用信息与维护信息。维保人员通过扫码,即可查看设备配件的使用周期,各设备润滑油脂的使用周期与油脂品牌型号,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维护与更换。巡检人员现场扫码确定的设备信息,数据会实时同步汇总到管理后台,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人员及设备运行工作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二维码连接到相应的数据库、网站,实时对设备进行在线了解。
该系统以多维信息化管理为入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流程化落实了机电设备日常巡检、隐患排查、事故预想及应急处理、责任落实等管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
互联网+重介智能建设
在洗煤厂,一整套高效、准确、智能的重介分选系统对洗煤厂转型升级、动能转换、降本增效、节能降耗,创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介系统介质消耗高,且重介系统调整受人工经验影响波动大,重介分选密度波动较大,不能实现精煤回收效率的最大化;浓缩压滤系统设备电耗高,且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投入大等问题……”原先采用的重介工艺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该矿洗煤厂开始着手改造升级重介智能建设系统。
洗煤厂重介分选系统以技术架构为设计基础,实时显示、监测、调节重介分选系统的压力、密度、煤泥含量、桶位等工艺参数。智能控制平台采用三层架构,底层为设备层,由压差式密度计、磁性物含量仪、压力计、合格介质桶液位计、各类阀及泵组成。中层为PLC层,由CPU、通信模块、模拟量模块及数字量模块组成。最上层为工控层,由工控机组态软件及数据库组成为人机接口与智能算法运算平台。
重介旋流器智能分选是选煤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同行业选煤厂提供参考,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互联网+浓缩压滤智能建设
为了适应常村洗煤厂煤质变化频繁的特点,常村洗煤厂将浓缩与压滤过程控制向智能化发展。
通过一套煤泥水浓缩压滤主控装置,动态监测煤泥层厚度变化和耙阻变化,进而分析煤泥水浓度变化,逐步实现煤泥水压滤系统随浓度变化自动启停,降低洗煤生产电耗。实现煤泥水系统自动准确加药,有效降低药剂消耗,保障煤泥水浓缩过程的健康运行;控制压滤群控装置,检测压滤入料桶桶位,并且实现压滤智能排料,做到有人巡检,无人值守,降低岗位司机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提升洗煤厂智能化水平。
该项目实施完成后,通过实时在线检测,实现了对洗煤厂水系统运行的可靠保障,避免了浓缩机压耙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同时,该系统投运后,降低了该工艺环节的电能损耗,每年可节约电能消耗约43万kWh,节约电费成本25万元。
常村煤矿洗煤厂在选煤技术和“互联网+”双轮驱动下,通过智能交互式“1+N”管理系统平台框架,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数据与云计算、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洗煤行业专家经验知识库等有机融合,建设先进可靠的选煤厂生产执行系统,实现选煤厂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将最终建成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智能化选煤厂。
来源:潞安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