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有近400名新员工加入常村煤矿大家庭,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启了价值创造的人生新征程。
潞安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清在安全工作会讲话中提到:“新招的大学生和新工人大多都是90后、00后,与60、70、80后相比,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面对这个年轻的群体,常村煤矿靠什么让人留在这里奋斗拼搏,激发出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安全是最大的底气
?
“应聘煤矿一线操作工,最大的顾虑是什么?”
“安全!”综采二队新员工赵志恒说。
当新员工深入了解了常村煤矿齐心协力、拼搏实干抓好安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后,“安全”便是他们扎根于此的最大底气。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是最美的幸福,是矿井的最强竞争力。”这是常村煤矿党政在安全工作会上最有力的承诺。2024年,该矿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牢牢把握“稳”的频率,始终保持“进”的态势,共同鼓足“拼”的干劲,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取得了生产煤炭839万吨,掘进进尺16888米,销售801.6万吨的好成绩。
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常村煤矿马不停蹄地明确任务书,绘出路线图,签订责任状,吹响了“以开门稳保开门红”的冲锋号。今年,该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对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风险可控、事故可防”的安全理念,坚持“严、细、深、实”,树牢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激发组织活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完善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安全预控、安全应急、安全监管、安全奖惩六大体系,实现“全员安全素养、重大风险防控能力、矿井本质安全水平、安全管理信息数字化水平、基层队组管理水平、安全执行力水平”的“六个提升”,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1月14日,矿上组织的党委宣讲团来到综采二队,宣讲集团和矿2025年安全工作会精神。赵志恒认真聆听了宣讲内容,对当前的形势任务、工作方向等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一系列的安全工作部署给了我们最大的安全感。”赵志恒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心系安全,遵章守规,强化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身安全素养,岗位建功,奉献企业。”
筑牢个人进步的阶梯
?
综掘三(1)队新员工李嘉栘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跟新工友们一起参观了双创基地的实操实训功能室。综采、掘进、通风、监测监控等各系统的设备等比例缩小、全自动操作,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零件模型,在不拆解设备和仪器的情况下,直观地展示配件内部构造。还有一件件创新成果展示,让李嘉栘大开眼界。在这里,他们将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了解智能化装备,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为以后岗位成才打下基础。
“让‘井下八年’成为岗位成长的八年、闪光人生的八年。”对于刚入矿的年轻人,常村煤矿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岗位带+工作室帮+基地扶”的独特培训模式,通过岗位师傅“带”、技能大师“帮”和双创基地“扶”,结合“点餐选课”“送教到基层”活动,保证员工“学”有人带、“练”有人帮、“操”有设备。同时,该矿采取“云课堂直播间”“一码一视频”等形式,采用微视频录制方式,将井上井下安全生产中的各工艺流程、创新成果等内容,发布在平台上进行教学,让员工用手机在手指滑动间完成学习。此外,该矿突出技能工种“全员参与度”,针对全矿44个工种开展了“全员技能提升”活动,2000余名员工积极参与理论和实操练兵比赛,投入50余万元用于奖励优秀选手,促使全员在竞赛中提升、在比武中成长。
聚焦矿井安全生产现场所需,该矿创新实施了“三鹰人才成长计划”培育规划。通过自愿报名及单位推荐等方式,选拔热爱技术、有潜力的员工进入技能人才库,经过双创基地搭建平台、精心培育,建设起“雏鹰、飞鹰、雄鹰”三支人才队伍。 “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工作,精心钻研技术,跟着大师们好好学习,我也可以从雏鹰成长为飞鹰、雄鹰。”综掘三(1)队新员工李嘉栘说。
用爱为坚守“发电”
?
春节前,机运一队新员工田硕娟把大包小包的春节福利拉回了家,米面油、锅碗瓢盆、海鲜肉类、坚果小吃,把家里的年货都包圆了。田硕娟看着喜笑颜开的家人,心中倍感自豪。“大河有水小河满”“企业发展是对职工权益的最大维护”,这句铿锵的诺言在这一刻被具象化了。
同样喜上眉梢的还有新工人王超。春节期间他在矿上保勤,第一年离家过节,心里不免有些凄凉,但他在看过公寓队布置好的“亲情房”后,心头的阴霾立刻消散了。常村煤矿“亲情房”安置在配套设施更完整、更安静的7号楼2层B区,共8间,房间内衣柜、写字桌、电视机等生活设施用品一应俱全,崭新的床垫、被褥、四件套更是经过征集一、二线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后提前购置的。每一间“亲情房”都带有独立的卫生间,里面贴心地准备了纸巾、洗手液、梳子等物品。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添置了“儿童床”,充满童趣的床上用品,搭配憨态呆萌的卡通玩偶,让每个孩子都能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春节。“我一定要请我的朋友来矿上看看!”王超说。
常村煤矿坚持服务员工,关爱员工,从持续实施降尘工程到投用人员乘用胶轮车,完成架空人车机头延伸工程,减轻员工体力消耗,改善作业环境;从优化后勤服务供给,打造安全舒适的“幸福港湾”到节日送温暖、金秋助学等一系列惠民措施常态化开展,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和红利。一桩桩一件件,擦亮了幸福常村的名片,让每一名新员工为之心驰神往,为之扎根奋斗。
来源:潞安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