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内,作业人员娴熟地操作着设备,割煤、拉架、推溜等一系列操作在顷刻间便衔接成一次小循环。在很多个这样的小循环推动下,采煤机完成了从工作面机头到机尾的一个大循环,也就是常说的“一刀”。对于郭晋峰来说,这“一刀”又“一刀”的循环,一干就是15年。今年刚过40岁的郭晋峰,在司马煤业公司综采队采煤一班当班长已是第11个年头,当他得知所在班组荣获集团“双十佳安全生产班组”时,眼睛里闪着晶莹的光,在岗前仪式上与工友们分享:“这份荣誉是集团和公司对咱工作的认可,一定要再接再厉,把这个班零事故的纪录保持下去,尽职尽责完成原煤生产任务。”
不畏难,敢啃“硬骨头”采煤一班现有员工48名,其中8名是去年新入职员工,平均年龄30岁。这几年,该班单班年产原煤连续超百万吨,班组曾先后被集团、公司评为“模范班组”“优秀班组”。
提起所在班组,郭晋峰一脸骄傲,一再强调:“不是我带得好,是这个班作风一贯就好,干工作总是能拧成一股绳,善打硬仗、能打胜仗。”谈到缘由,他说:“我26岁一参加工作就在这个班,当时的于平喜队长和夏委平党支部书记常来给我们指导工作,俩人踏实肯干、钻研上进的劲头深深感染了我和队里的其他年轻人,前任班长李伟、原鹏林、任斌也都身先士卒,争当表率,逐渐形成了我们的班风——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坚决完成任务!”1302工作面是公司的“饭碗子”工程。去年9月份,随着综采工作推进,矿压显现明显、顶板压力突然增大,两边巷道受挤压,工作面窄得仅容一人通过,风大得人站那儿眼都很难睁开,开采条件极其困难,经常一个班掉四次机头就到下班点了。条件差、效率低、不出活,怎么办?郭晋峰积极与队长田腾蛟及时沟通反映情况,联合生产技术部协调解决,通过增开专用接送车辆将员工直接送到工作面、超前组织巷道维护、将冲洗巷道辅助工程分派给其他队组等有针对性的举措,保证了有效的采煤时长。开采煤机、拉支架、开皮带、开装载机、处理设备故障……工作面上这些活儿,郭晋峰和副班长王龙波、张学强都不在话下。他们仨带头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每个作业环节,时刻保持警惕,紧盯现场安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凭借丰富经验和扎实技术功底,迅速制定方案协调解决,成为了整个班组的坚实后盾和核心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采煤一班的员工干劲十足,团队凝聚力空前高涨。岗前仪式上,大家热烈讨论当班任务,结合现场实际建言献策,参与作业流程规划。到了工作面,班组成员紧密配合,迅速有序地投入生产。凭借这种拼搏精神,该班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量在各班组中遥遥领先。同时,他们还注重技术传承,定期组织内部培训,班组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技术传授给新员工。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一批批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采煤人才不断涌现,为矿井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力量。
守底线,严把安全关安全是煤矿企业的永恒主题。采煤一班以开展“四无班组”建设活动为契机,围绕管理无漏洞、现场无隐患、行为无“三违”、安全无事故的目标,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各岗位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制度、班组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狠抓岗位标准化建设,促进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隐患排查方面,该班采取跟班队干班中动态查,当班班组长集中查,发动党员、团员青年岗位自查的方式,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反馈信息,逐项落实整改,保证现场工程质量动态达标。事故管控方面,严把班前检查关、班中巡查关、班后复查关,充分发挥班组长、验收员、群监网员、青监岗员、纪检员在班中的巡查作用,认真监督员工的行为规范和操作标准,严查习惯性违章,督促落实“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等,提高员工的安全自律意识。安全问责落实上,在班组内部实行了安全联保和责任追究制,对安全责任人、联保人实行连带处罚,使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承担的安全责任,提高了员工抓安全的自觉性、积极性,自上而下形成了“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班组是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管理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扎扎实实抓好安全,为的是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每一位班组成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为公司的安全生产筑牢根基。”在1302工作面巷口,不同的颜色,各式的图案、标签、标牌,指明了各种安全事项,让安全管理、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可视化”,让危险“显性化”,便于员工规避风险。走进采煤一班生活区域,走廊上一条条充满人情味的安全寄语抓人眼球,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一张张印有灿烂笑脸的全家福,贴在展板上,寄托着家人的殷切期盼。班组将安全文化“嫁接”到各个场景,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已深植在每个员工心中!站在新的起点上,综采队采煤一班将继承发扬“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团结拼搏,逐梦煤海,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接力奋斗!
来源:潞安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