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中国,大小煤矿几乎都是采用落后的残柱式和高落式采煤法,煤炭出采率低,伤亡事故多发。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重点建设的展开,中央人民政府着力推动生产改革,推行新的采煤方法,推广和使用新技术,为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行新采煤方法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煤矿会议,决定推行长壁式采煤法,改进各项采煤工艺。此方法是将分散的采煤点分区集中,按照煤层条件设计布置采区巷道,形成一定长度的壁式工作面;上下两端分别有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工作面形成正规的全负压通风系统;采煤时整个煤壁向前推进,对工作空间和后方采区的顶板岩层实行有效的支护和控制,使其不致因冒顶而伤人。长壁式采煤法改善了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采煤效率高、资源损失小、能够有效的减少伤亡,并为推行采煤机械化创造条件。
会后,东北煤矿管理局率先组织鹤岗、西安(今辽源)煤矿开展采煤方法改革,同时在鸡西煤矿进行机械化采煤试验,取得不少成绩与经验。为加快在全国范围内试行推进步伐,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召开各区煤矿管理局长及总工程师联席会议,专题解决全面推行生产方法改革和煤矿保安问题。会议指出,“采煤方法是矿井作业的心脏”“新式采煤方法是我国煤矿工业中的一个大革命”,会议通过了《关于国营煤矿全面推行新生产方法的决定》,规定了国营煤矿改革采煤方法的方向、政策和具体步骤,并对不同煤层的开采方法、工作面长度、回采率及准备工作等提出要求。会后,全国煤矿的生产改革迅速地开展起来。
以技术改进促生产安全
新采煤方法的推行,相应地带动了通风系统、顶板管理、井下运输、采掘机械化等重要环节的改造,并形成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中安全问题的解决。
在通风系统方面。1951年4月,第二次全国煤矿会议审议的《关于改善现有矿井通风的规程》对装置通风设备提出要求,划分了瓦斯等级,并提出改善通风系统、减少漏气的主要办法。到1951年底,全国国营煤矿整修风道29330米,在机械通风方面,中南区达到91%,华东区达到89%,华北东北区达到78%,大部分国营煤矿的生产坑口通风量都能达到每人每分钟3立方公尺。到1956年,96%的国营煤矿采用了机械通风,基本消灭了自然通风和串联通风,消灭了独眼井采煤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顶板管理方面。1951年9月颁布的《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提出,要根据采煤工作面的顶板鉴定等级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顶板管理方法,改进井下巷道与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形式,同时号召各局成立顶板管理飞禽走兽老虎机,制定顶板管理规程并坚持执行。开滦、阳泉等煤矿先后试验采用新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技术装备代替可靠性差的木支护,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减少了顶板事故。
在井下运输方面。采煤方法的改进大大提升了采煤效率,增加了工作面产量,推动运输机械化变革。采区巷道根据产量、运距及埋藏量等条件,装备了无极绳、电机车、胶带输送机,取代井下人力拉筐、畜力运输及长距离人推车,大巷设双轨,配备足够煤车提高周转率。到1952年底,国营煤矿巷道运输机械化程度已达到77.9%,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采掘机械化方面。1951年我国引进苏式C-153型蟹爪式装煤机,在鹤岗和鸡西矿井率先使用,1952年又引进苏式铲斗式装岩机,采掘工艺机械化开始起步。1952年4月,引进苏联第一台深截式联合采煤机(称苏联顿巴斯型康拜因),实现了采装运煤连续机械化。
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煤炭工业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事故伤亡率明显下降,改变了旧中国“人肉换煤炭”的现象,安全生产理论也在技术改革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完善,有力地推动新中国煤炭工业的起步,为后期我国大规模生产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撰稿:应急管理部档案馆 赵凌云)
来源: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指导,中国应急管理报、应急管理部档案馆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