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国家级领军人才、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深耕测绘遥感科学和技术领域29年,获得多项创新性成果。2023年8月,“河南理工一号”AI智能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助力煤矿和生态环境实现近实时智能监测,就是作为首席科学家和总设计师的金双根带领团队实现的。
今年,金双根结合“双碳”目标,从科技创新角度出发,带来持续推进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议。
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发展
金双根建议,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及煤矿区绿色发展,科学推进煤炭由主体能源转变为兜底保障能源。
“‘双碳’目标对煤炭基地的核心是要求减少碳排放。我们可以通过开采技术体系升级创新和智能化开采,开展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动态监管,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和对煤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金双根说。
金双根指出,在科学推进煤炭由主体能源转变为兜底保障能源方面,以风、光、水、氢能等清洁能源逐步代替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未来世界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但新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等短板,未来新能源利用需要面对调峰难题。因此,要掌握好推进节奏,科学合理地转型和定位。
“建议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和能源挑战。煤炭资源的主导地位使‘双碳’目标面临结构性压力,倚靠煤炭发展的区域需要突破资源禀赋和能源市场限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金双根说。
构建智慧绿色矿山系统
金双根还建议推动煤炭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在把握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现状的基础上,找准链条培育薄弱点,及时采取补链、强链、延链等措施。建立煤炭技术创新链,为保障煤炭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提升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的精准度与实效性,推进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金双根表示。
此外,要推动煤炭资源开发布局与重点地区保供有效衔接。考虑煤炭资源禀赋、市场区位、环境容量等因素,系统优化煤矿建设布局。统筹国家矿区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关联产业发展布局,衔接东北、西南等重点地区的保供需求,开展安全高效的煤矿建设,实现煤炭开发布局的科学规划。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实现煤炭资源的有序开发,确保与重点保供区的有效衔接。”金双根表示。
在此基础上,构建智慧绿色矿山系统。应对软件“卡脖子”的新挑战,依托已有监控监测软件和研发基础,打造智能绿色矿山系统软件并持续更新,吸引和倒逼相关技术装备升级和深度融合,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硬件技术和软件系统。
“我们要从全新视角来看待和讨论正在塑造世界的新兴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动煤矿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原始创新,通过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联盟,聚合煤炭企业、设计院、研究院、高校、装备供应商等形成产业联盟,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研发。”金双根说。
当前,智慧矿山逐步进入研究建设阶段,但煤矿智能化标准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造成交叉规定、规范不明确以及重复建设等问题。
“我们要在统筹规划、需求牵引、立足实际、开放合作的原则指导下,在已有绿色矿山评价、煤矿智能化分级分类等结果标准基础上,牵头组织行业内具备相关能力的单位制修订智能绿色矿山过程标准。”金双根表示。
具体来说,智能绿色矿山过程标准主要包括总体类标准、设计规划类标准、系统类标准、智能装备与传感器类标准、评价及管理类标准等。“要从关键标准入手,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既要具备前瞻性、科学性,还要符合实际,能解决实践问题。”
来源:中国煤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