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设备已经启动,请工作人员站在安全位置……”只见张先杰拿起遥控器,点击启动键,一旁的管路安装机器人随即摇摆着机械手臂,轻松抓起8寸法兰钢管。这是陕煤柠条塔矿业公司在井下现场调试机器人的一幕。
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机器人集群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其科研成果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鉴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然,成绩背后,艰辛也不少。一台机器人从引进、组装到投入使用,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特别是在机器人调试和配套软件系统升级方面,需要与井下实际场景反复磨合。
为此,该公司在井下建成了机器人“试验田”,组织专业团队,对新引进的机器人进行现场调试,张先杰就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他先后参与了喷浆机器人、巷道修复机器人、管路安装机器人等调试工作。
“机器人只有在应用过程中才能显现故障、暴露问题,便于下一步升级改造。”短短两年,张先杰就从一名液压支架工转型成为“玩转”机器人的行家里手。
以管路安装机器人为例,在前期调试过程中发现“机械爪”强度不够,在抓取管路过程中极易损坏,而且存在4寸管路抓不紧,8寸管路不能抓的问题,距离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很大差距。
针对此问题,该公司主动对接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协同解决难题,完成对“机械爪”的技术改进。目前,抓管机器人不仅能抓8寸管路,而且抓得紧又抓得牢,最大抓取直径达到了12寸,完全满足了生产需求。
再如,管路安装机器人在行走中,需要人工牵引电缆,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强度,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挤伤电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经过改进,增加了自动卷电缆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只需按动操作按钮,电缆便实现自动收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年,该公司为巷道修复机器人装设了云台摄像头,让操作更精准;对喷浆机器人上料斗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上料斗与喷浆机器人一体化移动,可节约用工3人。截至目前,累计解决机器人应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30余条,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更实用。
目前,该公司一期、二期机器人集群项目建设已经完成,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数量达到了40余台/套。三期机器人项目规划已全面展开,将在丰富机器人集群数量和种类上下功夫,着力打造行业智能化建设标杆,争创机器人集群项目建设的典范。
来源:陕西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