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的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员工们正在为“煤海蛟龙”的出厂发货做着最后准备。
该院自主研发的“煤海蛟龙”——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智能成套装备,为煤炭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技支撑,解决了长久以来采掘失衡的世界级难题,有效助力我国智慧矿山建设。它通过一系列智能化协作技术,实现成套装备远程状态监测与控制、围岩环境状态监测与安全监控等功能,创建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的掘进新模式。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我省在智能制造领域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相关企业尝试、积极实践,全省上下正加快打造智能制造新业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它对于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制造业变革的切入点,将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贯穿始终。日前,《飞禽走兽老虎机:“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出台,提出要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链,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我省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在产业基础、产业链条的引领支撑作用,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在国家层面,我省获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个、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6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6个、优秀场景企业4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智能制造项目近7000万元。在省级层面,评选标杆项目2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93个,省级财政资金拨付超过5亿元支持智能制造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