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四五”以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聚焦“双碳”目标,积极推动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落实落地,将推进新能源项目和科技创新发展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攻方向,重点在智慧矿山、无人驾驶、氢能、储能等领域大力推进绿色能源体系建设。本期特别推出“绿色发展转型之路”系列报道之三,带您了解内蒙古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
创新成果+科技投入
赋能传统产业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传统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着碳排放控制压力较大,转型成本较高,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需逐步完善等挑战。
创新成果落地见效。2020年以来,内蒙古公司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动电能替代、氢能替代、火电+、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应用,智慧矿山、智慧电厂、智能制造、零碳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先后实现了国内首台120吨级纯电动交流传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和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上线试运行,5台百吨级无人驾驶安全员下车状态下的编组运行及与电铲远程操控的联合作业;承担的国家煤监局重点项目计划--煤仓清理机器人系统研发与应用顺利通过集团公司验收,一系列重大项目实施和科技创新应用,助推企业释放发展新活力。
科技投入成效显著。2012年-2022年,十年时间内蒙古公司科技创新投入由不足千万元增长至6.8亿元。科技项目数量从2020年的51项增加到2022年的121项。自2016年以来,公司共获授权专利190余项、软件著作权90项,成功取得5G技术应用、无人驾驶、换电重卡、智慧矿山、电解铝趋零排放、氢能机车等一批具有国家示范意义的创新成果,煤炭、火电、铝业、新能源四个板块的6家单位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内蒙古公司以实际行动迈向了创新驱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协同+创新驱动
促进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
内蒙古公司有煤、电、铝、路、港、新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具有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协同优势。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企业绿色发展、智慧建设、数字化转型,是打造内蒙古公司的现代能源经济新模式。
产业协同安全高效。近两年,内蒙古公司依托霍林河循环经济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围绕绿电、绿氢、绿色交通,基于霍林河循环经济多能互补关键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开展储能项目示范研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调控潜力及互补特性,打造了霍林河循环经济“源-网-荷-储-用”创新示范典范。该储能项目配置建设包括1MW/6MWh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1MW/2MWh液冷锂电池储能系统和1MW/0.2MWh飞轮储能系统,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霍林河循环经济局域电网压力,解决风光电的电量波峰浪谷以及冗余问题,为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绿色增值。绿能零碳交通方面,开展铁路行业氢能应用研究与示范验证和赤大白线(锦白铁路)蓄电式新能源牵引机车研究,编写氢能机车和换电式蓄电机车标准,并发布推广;推进火电+绿氢锂电混合动力机车深度融合研究与示范应用,为后期氢能推广应用做好准备。分布式智能电网、大用户服务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重点推动零碳园区源网荷储、综合智慧能源、光伏治沙项目,积极探索新型碳中和产业模式。
智能降碳+数字化研发
增强低碳发展“绿”动力
内蒙古公司作为蒙东区域能源央企主力军,在建设一流清洁综合能源企业的征程中,面临着传统产业比重大,土地、资源、环保、用工等因素制约。势必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
智能研发为低碳转型赋能。铝业板块开发的绿色低碳铝电解深度节能与数字化综合技术研发项目,全面提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该系统以霍林河循环经济局域电网电力优化调度为目标,在消纳局域电网内风电资源基础上,运用智能优化技术,实现对电解铝生产负荷、并网电力等调度变量的寻优计算,给出满足铝电协同要求及全局经济性最优目标的系统调度策略,为局域电网电力优化调度和降本增效提供决策支持,达到经济性最优、经营利润最大的调度管理目标。
数字化研发提升安全管理效能。5G技术在扎哈淖尔露天矿、坑口发电公司等多家单位率先应用,内蒙古公司工业级网络建设进入新阶段,工业态势感知与安全智慧管控平台建设,促进了工业安全主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推进绿色转型。内蒙古公司将在建设世界一流清洁综合能源企业的战略指引下,结合“中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与能耗“双控”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清洁、低碳与智慧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