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进博”是此次进博会的的办会理念,上万平方米的技术装备展区内,跨国能源企业纷纷展出了最新的绿色创新成果,源源不断的重大项目签约合作正在塑造能源行业的未来。
未来已来,是11月5日于上海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给人的第一印象。元宇宙、机器人、虚拟现实体验无处不在,最新一代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高速机械臂自动安装拆解的汽车、模拟现实体验新能源汽车驾驶,高科技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在新奇体验的背后,蕴藏着绿色、低碳的创新技术。
“零碳进博”是此次进博会的的办会理念,上万平方米的技术装备展区内,跨国能源企业纷纷展出了最新的绿色创新成果,源源不断的重大项目签约合作正在塑造能源行业的未来。
绿色低碳带来市场新机遇
“零碳城市”的模拟沙盘是展区中出镜率最高的展品之一,大面积的光伏发电、成片的风电机组、储能系统、氢燃料电池车、低能耗建筑等减排“利器”频频亮相。
美国工业气体供应商空气产品公司以全套沙盘模型的方式,展示了碳捕集利用与永久封存、氢能、液氢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创新性组合后推出了一套零碳解决方案。法国工业企业施耐德电气以“数字赋能,全程减碳”为主题连续第五年亮相进博会,展出了“零碳城市”全景图,告诉参观者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绿色供应链等方式达成降碳目的。
除了零碳解决方案外,多家技术装备企业也带来了最新的能源创新产品。日本工业设备供应商东芝展出了最新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等产品,同时提出了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解决方案。卡特彼勒公司展出了适应天然气、沼气、氢气等多种气体类型的发动机以及低成本的更换零配件解决方案。
在美国化工产品供应商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看来,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绿色低碳已成为了各行业关注的焦点。“双碳”目标向世界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也为包括3M在内的在华外企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进博会期间,英国能源企业bp中国总裁、bp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士旭在参加商务部进口博览局主办的“能源安全及低碳发展合作高峰论坛”时指出,风能与太阳能发电量的巨大增长将带动电力部门显著脱碳,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系统日益电气化,以生物能源、氢能等为代表的其他形式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载体将快速兴起。根据2022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这将成为未来30年全球能源系统发展的普遍趋势。
能源领域低碳合作签约不断
除了有大量绿色创新产品和技术方案亮相进博会外,能源领域的签约合作更是源源不断。
进博会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康菲石油宣布,将正式启动蓬莱油田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双方表示,该项目将是绿色能源开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中国最大的在产海上整装油田——渤海湾蓬莱油田供应风电,并有效降低油田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及作业成本。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企业西门子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将在燃气轮机、绿色氢能、海上风电电网接入和能源服务等领域扩大并强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助力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
新加坡公用事业机构新加坡能源集团与山东德州市属国有企业德州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开发意向书》。新加坡能源集团表示,未来3到5年,新加坡能源集团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等优势,结合德州潜在的资源,在德州市进行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企业和地方的共赢发展。
新加坡能源集团中国区总裁钟志明指出,进博会的举办充分体现出中国进一步建立开放贸易环境的决心,并期待依托进博会的平台,与关注绿色低碳能源解决方案的客户、地方政府及行业伙伴,进行广泛且深度的交流。
企业积极加码在华投资
面对未来,加深与中国合作、加大对华投资已明显成为进博会参展企业的共识。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赫埈表示,进入中国的20年间,现代汽车集团累计在华投资185亿美元,涵盖了整车、零部件、钢铁和物流等领域。未来,现代汽车集团将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继续加大对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投入。
杨士旭指出,作为最早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外资企业之一,近50年来,bp与中国合作伙伴不断深化合作,积极助力中国现代能源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bp与中航油、华电等企业合作成果丰厚,未来,bp和中国合作伙伴将充分利用能源转型带来的宝贵契机,在移动出行、生物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CCUS等方面继续开拓和探索机会。
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姚振国表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互利共赢,坚持经济全球化。西门子能源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去年进博会上交流的想法、签署的合作意向在过去一年间都已经付诸实施。不论是在低碳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还是在能源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方面,进博会都已经成为推动相互开放、促进国际协同、分享全球最新技术成果的加速器。
丁泓禹也提出,乘着进博会的东风,3M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强本土研发与生产的一体化布局,深耕中国细分市场,并携手各方合作伙伴以科技赋能绿色未来,让创新成果惠及飞禽走兽老虎机中国客户与消费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