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发展形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坚决锚定技术强企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技术人才培育为引领,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全力构建集“一流创新队伍、一流创新平台、一流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厚植制胜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01
锻造强劲技术创新主力军
人才一子落,创新满盘活。该矿将人才培育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聚焦机制创新广开招贤之路、发力培养创新深拓育才之道,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紧扣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四个环节,有效整合科室技术员、技能人才选聘、技术比武等选才育才机制,形成了东峰煤矿《技能(技术)人才管理办法(暂行)》,构建起了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高效灵活的人才工作制度,进一步打通了人才成长渠道,树起了正向激励导向,全力实现“聚东峰英才而用之”的人才选拔目标。
打造人才培养矩阵。坚持以笔试理论为本,综合面试为辅,工作实绩为要,能上能下进出,形成了科室技术员选拔、技能人才选聘、技术比武并行互补的立体人才培养平台和工作矩阵。对于选拔出的人才,对等升级薪酬待遇,大张旗鼓宣传表扬,及时肩压重担锤炼,定期交流互动提升,形成了“公平选材、科学育才、高效成才”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2020年以来,累计选聘两期科室技术员31名,选聘、续聘、考核工匠、技师30名,举办高水平技术比武2期,公司技术人才梯队配置更趋科学,后备人才接续更加顺畅,基本实现了建设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
02
打造高效技术创新大平台
平台广阔,大有可为。该矿将创新平台打造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以要素集聚,彰平台效应,激创新活力,成技术成果。
搭建创新平台。成立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王晋刚技能大师工作室”,配齐配强技术人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紧盯矿井安全生产,强化攻关能力提升,推进技术转化循环,为创新创造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载体。
打造创客集群,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头部牵引作用,集聚带动井下各队技术力量,形成一线技术“创客”集群。各专业紧密联动,各要素聚力协同,小项目自力,攻难关合力,通过群力效应攻克以前一个人、一个队攻克不了的难关,解决以前一个人、一个队解决不了的难点,创新平台由“点”成“面”、聚“线”成“网”,先后完成了“新增电容模块以临时增加试验零序电流”“温度超限装置”“注浆管闸阀改造”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力度大、创效力度强的技改成果,保守创造约138万元,技术创新在平台的带动之下呈星火燎原之势。
匠心聚力传薪,“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王晋刚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下,开展“师带徒、传帮带”,与各基层队组共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十二份,师徒结对子十二对,开展“一对一”带动培训提升,通过技艺传承、岗位实践、答疑解惑,在“传、帮、带”中让“新工成才、老工成匠”,推动“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逐步成长为东峰培养优秀人才的“孵化器”、提高创新创效能力的‘加速器’。
03
构筑集约技术创新强磁场
“数”山有路,“智”造先行。该矿全面推行新技术创新应用,以智能化矿山建设为核心,构筑集约技术创新强磁场,以新技术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用数智赋能,加快矿井智能化建设,率先在集团公司建成了第一个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形成了以“自动控制为主,远程干预为辅”的自动化生产新模式。在全面建成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无人值守机房硐室及辅助运输高效化智能化建设,将煤矿自动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努力从“半数智”迈向“全数智”,全面稳步向智慧化矿山迈进。
向数智扩散,围绕智能化建设核心,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力引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强化持续提升矿井全链条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的边际效应,以新技术应用化解发展新难题、催生发展新动能,逐渐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提质增效。近年来,先后引入跨皮带切顶钻车,定制机载临时支护装置,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了3号煤二采区煤岩物理力学特性测定与巷道矿压监测研究,与河南理工大学王兆丰教授团队和河南理工大学王文副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3201采空区瓦斯抽采项目研究和重新检测二采区煤层瓦斯抽采半径,与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3号煤采区设计优化和井筒优化论证,破解了一系列生产技术难题,完善了沿空留巷等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矿井的安全技术保障水平和安全生产效能。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东峰煤矿将永葆创新之志、磨砺创新之刃,始终以创新不息、创造不止的激情和干劲,先行先试、不断突破,用飞禽走兽老虎机高质量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来源:兰花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