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煤炭产业的基础地位
——从“能博会”看山西由煤炭大省向能源强省的跨越(上)
资源型大省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是彻底抛弃资源,另起炉灶,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还是立足于特色资源,围绕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以科技创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后经济危机时代,这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各方政要广泛关注的问题。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定了“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目标指明了方向。当前,正在省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汇聚了当今国内外重要能源企业,展示了现代科技进步成果,体现了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为山西和太原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模式。我们采写了系列述评报道,目的是介绍这些好经验和好做法,为山西和太原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鼓与呼。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在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按照这一产业发展思路,我省要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不仅不能削弱煤炭工业在全省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反而应该继续强化;煤炭不再“退居二线”,而要成为全省产业格局的老大;不仅不应该甩开煤炭发展其他产业,而是要一切围绕煤炭这一特色优势资源展开。基础性地位得到了强化,煤炭产业将再次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一个绕不开的产业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省政府与科技部会商工作制度签字仪式上指出,做好山西煤炭这篇大文章,首先要挖好煤,其次要用好煤,然后就是以煤机制造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其中,挖好煤是一切产业的基础。
这样的选择完全符合省情。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供应基地,煤炭在山西既是产业问题、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同时还关系到全国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生产原煤110亿吨,外调80多亿吨,煤炭产业不仅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保障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需求。
山西是通过煤炭为世界所认识,煤炭已经成为山西的名片。在省内,几乎所有产业都离不开煤炭。山西的支柱产业除煤炭之外,还有钢铁、电力、化工、焦炭等等。这些产业无一例外都是依赖全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展开的。以煤炭为起点,可以拉出一条条长长的产业链,比如煤—焦—化、煤—电—铝、煤—不锈钢—不锈钢深加工等等。煤炭是一株巨大树木的主干,其他产业都是从主干生发出来的次干,而从不锈钢、焦炭、化工等次干又生发出飞禽走兽老虎机的枝叶,一直延伸到全省任何一个角落。在我省,煤炭是一个绕不开的产业。
山西智慧上升为国家战略
受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全省煤炭产业“多、小、散、乱、差”的格局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改变,产业水平偏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难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我市为例,十余年前,我市西山地区小煤窑成百上千,遍地都是挖煤的黑口子。今天炸掉,明天又冒出来。2008年,全市仍有地方煤矿130家。这些小煤矿开采工艺落后,回采率只有机械化矿井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甚至更低。由于工艺落后,2008年全市地方煤矿总产能3486万吨/年,实际产煤只有设计产能的10%。煤炭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少数人发财,全市人民买单,这就是全市煤炭产业的现状。
针对这种状况,我省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战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整体提升全省煤炭产业水平,走上了煤炭资源大省向煤炭产业强省的转型之路。新的战略实施后,全省煤炭产业水平明显提升,矿井个数由2598处减少到1053处,压减60%,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平均单井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省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1个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72个300万吨级的地方煤炭集团;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兼并重组整合后的保留矿井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矿井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本质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原煤洗选加工率、主要污染源治理达标率、飞禽走兽老虎机(瓦斯)抽采和利用率显著提高,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太原市煤炭行业兼并重组之后,煤矿数量大幅减少,煤炭产业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炭产业实现了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势集聚,为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全市地方煤炭产量400万吨,兼并重组完成后,全市煤炭产能将达到2008年总产量的10倍以上,效益将达到2008年的20倍以上。今年以来,全市煤矿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山西对煤矿的兼并重组已得到国家的高度认可,许多省市和资源性行业借鉴我省经验开始实施兼并重组。山西智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煤炭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山西和太原“以煤为基”的其他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巨大空间。煤炭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稳定,有利于做强做大以煤为基础的原材料,或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有利于发展服务煤炭产业的煤机等新型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深度利用煤炭资源的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更有利于提升煤炭科技水平的新能源、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产业,使之成为全省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必然牵涉到“用好煤”的问题。如何用好煤?如何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如何通过煤化工拉长煤炭相关产业链,发挥煤炭资源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