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飞蝶舞,鱼游鸭戏,草木葱茏,花团锦簇……如今,当你步入冀中股份各个矿厂,映入眼帘的不是想象中的煤灰与矸石,而是优美的环境和勃勃的生机。
近年来,冀中股份在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推进企业“绿色转型”,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科技赋能,解锁产业发展“绿动力”
在东庞矿21110工作面,随着综采三队采煤机司机李飞按下“启动键”,百米之外的回采设备瞬间启动,河北省首个智能化高架综采工作面正式诞生。过去一个班生产需要14个人,现在只要8个人。
截至目前,冀中股份已经建成智能化工作面8个,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公司全员工效提升到了5.88吨/工,原煤工效提升到9.18吨/工。
以“四化”融合为切入点,冀中股份将智能化矿山建设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突破口,系统谋划、扎实推进,逐步形成“采煤不见煤、用水不排水、产矸不提矸、出煤不烧煤”的绿色开采新模式,智能化矿山建设路径愈发清晰。
距东庞矿不远的邢东矿,松柏成行、冬青常绿,景色与相邻的邢台世博园融为一体。“8月份,月充填矸石57325吨,置换原煤52106吨,创出今年月度矸石充填新纪录。”得益于智能充填工作面的实施应用,邢东矿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生产任务。
地处河北邢台市区,环保压力迫使邢东矿相继运用巷道矸石充填、超高水充填、工作面矸石充填等多种开采工艺消耗自身煤矸石,建成了全国首个采煤不见煤、没有矸石山的绿色生态矿山,颠覆了人们对煤矿的传统印象。
2021年4月,邢东矿又抢抓行业智能变革新机遇,建成全国首个矸石充填自动化工作面,年处理利用矸石70万吨、节约地面矸石处理费用2016万元。随着系统不断改进升级,如今矸石充填人员较最初减少40%以上,充填效率提升50%以上,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至90%以上,智能充填面产能及固废处理能力达到百万吨级,地表没有明显下沉,农田正常耕种、房屋正常居住,井下顶板、瓦斯、水、火等安全风险大大降低,从源头保护了矿区生态环境,实现了传统矿井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
而在百里之外的段王煤业,在飞禽走兽老虎机:晋中市首家引进全自动智能化固体蓄热采暖系统,实现了电谷加热、蓄热和供暖,彻底淘汰了燃煤、燃气锅炉,比之使用甲醇燃料锅炉,每年可减少燃料费用支出510万元。
“科技创新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生命力。”以智能化推动生产“绿色转型”,让冀中股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生态修复,扮靓绿色矿山“高颜值”
盛夏时节,东庞矿矸石山绿草如茵,绿植高低错落。远远望去,与周边的村庄、农田、工业广场构成了一幅和谐相伴的生态画卷。昔日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黑色地标”,如今已成为企业的“绿色名片”。
同样在葛泉矿矸石山上,栽种的也满是耐旱深扎的爬山虎、柏树、黑麦草、红花槐等绿植,累计绿化面积草本花卉3000平方米,绿植覆盖率达到了70%,喷雾覆盖面达到了90%。
矸石一直都是困扰煤炭企业的难题。冀中股份高度重视矸石山治理工作,始终把矸石山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还清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创新编制“一山一策”综合治理方案,相继开展矸石山围挡、硬化、导流槽、雨水收集池、覆土、种植、浇灌等整治工作,实现了闲置矸石山苫盖、绿化的全覆盖,在用矸石山绿化率70%以上。公司邢台本部下属6座矸石山先后通过了邢台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专家验收,矸石山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像治理矸石山一样,作为露天开采,内蒙古公司注重加强排土场治理,所有新形成的边坡全部刷坡至25°,全部栽种沙棘、草苜蓿、小白杨等耐旱、耐寒植被,分期治理率达到100%,共计完成复垦绿化面积530余公顷,极大地绿化美化了矿区环境。
冀中股份还在中水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上大做文章。先后规划新建两座矿井污水处理站及配套设施,用于集中处理矿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调节池+生化池”工艺,日均处理污水量约1500立方米,全面实现达标利用。
作为市区矿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邢东矿日常生产的重要环节。今年,邢东矿又被迫关闭了4口自备清水井,导致用水成本大大增加。为确保生产生活用水,该矿想方设法把“自产”的中水利用起来,把原来“开采-井上处理-排放”水循环模式,到井下矿井水和地面中水双循环系统。在井下,建立了恒压变频供水系统,井下用水不再需要再抽采到井上,而是经过处理,重新流回各个生产头面,供喷淋、打眼等生产使用。同时,对地面水循环系统进行了改造,使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全部并入中水管网,直接用于冲厕、降尘喷雾、生态绿化、煤场冲车等,实现了中水100%回收利用。而就是这一小小改变,不仅解决邢东矿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每月可以节约资金22.6万元。
实施生态修复,加快治理步伐,让冀中股份发展有“颜值”,更有“气质”。现如今,所属的20座生产矿井,全部建成了绿色生态矿山,其中东庞矿、邢东矿被评为中国最美矿山,鄂尔多斯矿区的露天矿成为当地煤炭行业绿色开采的标杆。冀中股份公司也被评为全国首个中华环境友好煤炭示范矿区,所属6个矿被授予“中华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项目环保,打造绿色转型“新样板”
走进冀中新材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各个生产环节清晰可见。屏幕中心的废气排放在线数据显示:SO2折算0.0,NOx折算29.8,颗粒物1.6。三个数据与旁边显示的河北省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和沙河市平板玻璃企业要求排放限值相比,仅占到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据冀中新材总工程师任建锋介绍,他们的生产过程无污染零排放,达到了绿色工厂标准。窑炉燃烧方式采用“纯氧+天然气+电助熔”加热技术,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其中氧气纯度达93%以上,总体能耗降低30%,废气排放量仅为同等玻璃窑炉的20%,熔化率比常规纯氧燃烧高10%到20%,解决了如何降低成本和能耗这一困扰玻纤行业的长久问题,实现了纯氧燃烧技术的全面推广。
当前,冀中能源集团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冀中股份加强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始终把绿色环保摆在项目建设的首要位置,全力打造绿色转型新样板。
冀中新材环保投资达到1亿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环保治理工艺,环保治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第一家全封闭“储运一体化”原料库房,微米级高压微雾设备覆盖全部空间;全闭环污水处理系统,使全部生产生活污水循环复用;建有整套废丝处理工序,废丝经破碎、洗涤、烘干、粉磨后全部作为原料回用;14台双通道隧道式烘干炉,原丝烘干热源全部来源于窑炉余热,并对烘干排潮风余热、原丝热量进行回收用于冬季采暖、职工洗澡热源,整体余热利用率高达80%。首次采用“喷淋塔-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低温脱附催化”燃烧工艺,实现VOC治理高效治理,填补了玻纤行业在浸润剂配置和烘干区域进行VOC收集和治理的空白。
新能源将是冀中股份未来的重要转型方向。冀中股份紧跟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双碳”战略导向,聚焦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筹备成立了新能源公司,并将以冀中新材屋顶光伏为首批实施项目,实质性介入绿色新能源领域。
在绿色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冀中股份的脚步不会停留,将持续做好煤炭绿色开采、清洁利用这篇大文章,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推进。
来源:冀中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