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是怎样产生的?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各种燃油、燃气、石蜡、煤炭、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城市运转、日常生活、交通运输(飞机、火车、汽车等)也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买一件衣服,消费一瓶水,甚至外卖点餐,都会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排放。
所有的燃烧过程(人为的、自然的)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比如简单的烧火做饭、有机物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事实上,碳排放和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什么是碳循环?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地球上最大的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化石燃料,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9%。这两个库中的碳活动缓慢,实际上起着贮存库的作用。地球上还有三个碳库: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这三个库中的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容量小而活跃,实际上起着交换库的作用。岩石中的碳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化学作用分解后进入大气和海洋,同时死亡生物体以及其他各种含碳物质又不停地以沉积物的形式返回地壳中,由此构成了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碳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控制了碳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沉积物和大气、生物圈及海洋之间的迁移。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20年可完全更新一次。
什么是碳源与碳汇?
简单来说,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活动或者机制,碳汇是指通过种种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我们已经知道碳元素会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从而形成碳的储存库。在对温室气体的研究中,碳源与碳汇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碳源可以被表述为“一个碳储库,它向其他碳储库提供碳,因此储量随时间减少”或者“有机碳释放超过吸收的系统或区域,如毁林、化石燃料燃烧等”。
通俗来讲,某些自然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比它们吸收的要多。任何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例如燃烧煤炭来发电)都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碳;饲养牲畜也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碳(温室气体)。这些将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也被称为碳源。
与碳源相反,碳汇指从大气中吸收的碳多于释放的碳的碳循环介质(或自然过程),包括植物、海洋和土壤等,这三者是最大的碳汇。世界森林每年吸收 26 亿吨二氧化碳;地球的土壤每年吸收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为排放;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大约四分之一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什么是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源于生态足迹概念,计算的是一件产品在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碳排放,这不仅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供应链等关联范围的碳排放。
碳足迹可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生产生活中直接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的碳排放量,如乘飞机、发电等;第二碳足迹是购买和使用商品,如消费一瓶瓶装水时,因为生产、运输、销售、回收等过程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
碳足迹还可从个人、产品、企业、国家四个层次来理解。对于个人,碳足迹可以是开车上下班等日常行为产生的碳排放;对于产品,碳足迹反映一件产品的环境友好程度,碳足迹越少,意味着与它相关的碳排放越少,对环境也就越友好;对于企业,碳足迹可发掘企业减排潜力,提升竞争力;对于国家,碳足迹意味着各行业碳排放量总和。
什么是碳标识?
碳标识也叫碳标签,是环境标识的一种,是披露商品在全生命周期中(质化的或量化的)碳排放信息的政策工具,指的是通过对商品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确认和报告,将量化结果标识在产品或服务的标签上,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碳标识一般包括两个步骤:量化/计算与沟通/标识。量化/计算是指在一定方法学下计算得到商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沟通/标识是指确保商品获得的碳标识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且真实反映了其碳排放。
迄今已有包括日本、英国、美国、瑞典、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碳标识,全世界目前共有31个碳足迹标签在用,我国大陆地区在2018年开始推动“碳足迹标签”计划。
什么是碳净零排放?
零排放即完全不产生任何排放,这在现有技术层面是不可能实现的。碳净零排放是指基于一个基准目标,尽可能快速地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一个低的基准水平,同时通过增加碳汇、碳捕捉与碳封存等技术手段,将与排放量相等的温室气体进行清除,从而平衡排放与吸收,不再增加地球负担,达到净零排放。
净零排放可应用于企业、国家或全球经济。科学表明,为了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崩溃,在2050年之前,全球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实现脱碳。
碳储量与碳汇量有什么区别?
碳汇量与碳储量都可以用来描述碳汇的性质,但表达的意义不同,碳储量是存量,碳汇量是流量。以森林碳汇为例:森林有5大碳储库,分别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凋落物和枯死木等死有机质、土壤有机碳库;而森林碳汇是指森林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生物体和土壤中的活动、过程或机制。森林碳储量是指某个时间点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中碳元素的储备量(或质量),是森林生态系统多年累积的结果;而森林碳汇量可以用一定时间内森林碳储量的变化量之和来表示。
什么是碳减排?
碳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斯凡特·阿累利乌斯认为, 化石能源的燃烧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预计到2050年, 温室气体(CO2)浓度将达到550 PPM, 它将扰乱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如海水温度、洋流以及太阳辐射)间的微妙平衡。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把全球资源环境管理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理念, 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明确提出了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气候中和指的是什么?
气候中和是指当一个组织的活动对气候系统没有产生净影响。在气候中和的定义中,除了尽可能实现各种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还必须考虑区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应,例如来自飞机凝结痕迹的辐射效应等。
以欧盟为例,2018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战略性长期愿景(A Clean Planet for all),旨在于2050年实现繁荣、现代化、竞争性和气候中和的经济;2019年,《欧洲绿色协议》公布,明确提出使欧盟成为世界上首个气候中和的地区,并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政策框架,覆盖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几乎所有经济领域,以加快欧盟经济从传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有什么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又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地球气候变暖的效应。
温室效应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如果没有大气的温室效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平均温度提高了38℃。但是过度的温室效应也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威胁人类的生活。
温室气体是指哪些气体?
温室气体是指在大气中捕获热量的气体。《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后三种都属于“氟化气体”。
CO2:二氧化碳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和石油)、固体废物、树木和其他生物材料以及某些化学反应(例如,制造水泥)进入大气。当二氧化碳作为生物碳循环的一部分被植物吸收时,它会从大气中去除。
CH4:在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排放甲烷。甲烷排放还来自牲畜和其他农业实践、土地使用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中有机废物的腐烂。
N2O:一氧化二氮在农业、土地利用、工业活动、化石燃料和固体废物的燃烧以及废水处理过程中排放。
氟化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是合成的、强效的温室气体,在各种工业过程中排放。氟化气体有时被用作平流层臭氧消耗物质(例如氯氟烃、氢氯氟烃和哈龙)的替代品。
二氧化碳当量是什么意思?
二氧化碳当量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为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需要一种能够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由于二氧化碳对于全球变暖的贡献最大,因此,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以在统一的标准下比较不同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例如在研究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候,就可以把该农田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统一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最终清楚地得到该块农田整体的排放情况。
全球变暖有什么危害?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1℃,2020年上半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创纪录的410ppm(ppm意为“百万分之一”,这里指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农作物减产等重大风险,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研究表明,如果地球升温幅度从2℃提高到3℃,物种灭绝的风险就会增至8.5%;假如全球变暖保持目前的趋势,那么到2100年地球升温幅度将达4.3℃,约1/6的物种将面临灭绝风险。
海平面上升有什么危害?
已有大量实测数据证实,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冰川和冰冠融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海平面升高将直接给人类带来灾难,特别是世界上一些低海拔地区,有被海水淹没、饮用水受污染的风险。同时,海平面上升也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往往导致海岸线后退、海堤受损、农田盐碱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
海平面上升已开始影响太平洋岛国的生存。科学家估计,到2100年将会有一半的海岸湿地消失,埃及等一些低海拔国家将面临严重威胁。南极蕴藏着全世界90%的淡水资源。如果南极冰川融化1%,全世界海平面就会上升0.6 m,一旦全部融化,将会使海平面升高50~60m。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和一些太平洋岛屿国家和地区将面临最为严重的威胁。
碳排放是如何进行核算的?
碳排放核算主要通过收集历史碳排放数据,确定基准值,结合未来发展计划(例如产量、投资等)来测算未来碳排放潜力。根据二氧化碳的核算途径,碳核算的方式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类,前者主要指国家或政府层面的宏观测量,测量方法主要有排放系数法等;而后者则是下级单位的自行测算后向上级单位披露与汇总统计,包括企业的自测与披露、地方对中央的汇报汇总,及各国对国际社会提交反馈。企业飞禽走兽老虎机会采取实测法来对碳排放做出核算。
化石燃料燃烧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
当化石燃料燃烧时,它们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现,化石燃料使用所产生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2018年,全球89%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工业过程。
伐木毁林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
森林砍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伐木毁林不仅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对气候产生破坏性影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森林是重要的碳汇,可以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碳汇的损失将对全球所有地区的气候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森林覆盖了世界陆地面积的30%左右,按照目前的森林砍伐速度,热带雨林将在100年内消失。据估计,由于砍伐和焚烧森林,每年有超过15亿吨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
什么是全球增温潜势?
全球增温潜势指的是在一定时期(通常为 100 年)内,排放到大气中的1千克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与1千克二氧化碳的辐射强迫的比值。
辐射强迫: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会影响全球能量平衡并迫使地球气候发生变化。其中一些变化是自然的,而另一些则是受人类影响的。这些变化是通过它们可以产生的变暖或变冷量来衡量的,这被称为“辐射强迫”,单位是瓦/平方米。具有变暖效应的变化称为“正”强迫,而具有降温效应的变化称为“负”强迫。当正负力失衡时,结果是地球平均地表温度发生变化。
通俗来讲,可认为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衡量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产生影响大小的一种手段——将特定的温室气体与相同质量二氧化碳相比较,从而得到的一段时期内其造成全球变暖的能力大小。例如,在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甲烷的GWP是25,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甲烷与二氧化碳,前者在一百年的时间内造成全球变暖的能力是后者的25倍。一百年尺度上,SF6的GWP高达22800,是典型的高GWP气体。
为什么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确立了气候变化科学上的共识,成为推动国际气候谈判的科学基础。IPCC的历次报告明确了气候变化的客观性、人为活动对气候辩护影响的显著性和气候变化影响的确定性,并且强调了全球合作的必要性。2018年,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实现1.5℃的温升控制目标有望避免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而这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在2030年实现全球净人为CO2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约45%,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
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缔约方大会(COP21)上,《巴黎协定》得以达成,并确定了一项目标,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影响。《巴黎协定》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法建立了新的气候治理体制,各国也逐渐推出自己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国家的双碳战略也是对全球合作的一次重要响应。
对于中国而言,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对于自身发展和经济转型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低碳发展理念的提出本质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相比之下传统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不可持续的环境危机,还面临发展目的与手段的本末倒置。绿色转型发展也将创造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产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球合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公共问题。地球大气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气候变化影响和治理均是全球性的,依靠单一国家的努力难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目标和路径。一方面,国际合作可以推动气候认知和科技创新,通过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认识并确立行动目标,促进气候友好技术的开发和普及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合作引导投资、市场及经济发展方向,借助资金支持模式、国际贸易规则等手段,促进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型市场体系,引导建立低碳经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合作机制为国家间开展气候治理提供合作平台。通过在联合国平台下开展气候行动目标谈判,以及G20、APEC等相关国际机制下开展气候对话,促进各国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气候行动成效。各国发展阶段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存在差异,国际合作可以帮助和推动飞禽走兽老虎机国家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同时,保障全球气候安全。
世界碳中和形势如何?
目前有两个国家(苏里南共和国与不丹)已经实现了碳中和;瑞典等六个国家已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写入法律;还有部分国家正对碳中和进行立法;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宣示了相关政策。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何计算个人碳足迹?
个人的碳足迹来源于饮食、交通选择、购物和娱乐活动以及电力使用等方面,分别对其计算碳足迹就可以得到个人的碳足迹(通常以吨CO2/年为单位)。对产品碳足迹的计算通常利用生命周期评估法,这是一种自下到上的计算方法,是对产品及其“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计算方法,计算过程比较详细准确。第二种方法: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编写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其在计算过程中全面考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三种方法:投入产出法,这是一种自上到下的计算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不精确。第四种方法:Kaya碳排放恒等式,通过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将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子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建立起联系。
计算“碳足迹”的理念是“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举例而言: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3棵树来补偿;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1棵补偿;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植3棵树来补偿。
有一些网站可以用来计算个人碳足迹,其中一些得到了公开的同行评审数据和计算的支持,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CoolClimate Network 研究联盟和 CarbonStory。
低碳消费的影响可以有多显著?
低碳消费,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减少碳排放。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中的能源消费造成的直接碳排放,如驾驶燃油汽车等;二是生活中消费产品和服务造成的间接碳排放,比如饮用瓶装饮料等。因此,推进“减碳”不仅要关注供给侧,还应关注居民消费领域碳排放。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导致的居民生活碳排放不断提升,如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低碳消费,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大有裨益。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约每年7吨。2020年碳阻迹完成的《大型城市居民消费低碳潜力分析》发现,如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实践低碳消费,个人年均减排潜力超过1吨,十分可观。
什么是“适应与减缓”?
适应和减缓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与增汇,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适应是“通过调整自然和人类系统以应对实际发生或预估的气候变化或影响”,是针对气候变化影响趋利避害的基本对策。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长期坚持适应与减缓并重的方针。
什么是净零排放技术体系?
净零排放技术体系指的是实现净零排放的主要技术体系。碳中和愿景的技术体系主要由零碳电力系统、低碳/零碳终端用能技术、负排放以及非CO 2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四大类技术构成,其中前三项是CO 2 净零排放技术体系的重要支撑。
电力系统的快速零碳化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类技术包含传统可再生能源电力(风光水电等)、非传统可再生能源电力(地热能,生物质,核能,氢能等),以及储能系统和智能电网等电网升级技术;低碳/零碳终端用能技术主要包括节能、电气化、燃料替代、产品替代与工艺再造,以及碳循环经济等细分技术;负排放技术主要包括农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以及直接空气碳捕集等。
发展非化石能源有什么意义?
非化石能源指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经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类型之外的能源, 包括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含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
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发展非化石能源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什么是绿色电力?
绿色电力是指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依靠先进的能源技术和特定设备所生产的电力。它是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新型能源,其优点是低污染、低能耗、可持续,是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性能源。
什么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温室气体与环境污染物很多时候具有同源性,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同时产生CO2等温室气体与SO2等环境污染物;温室气体与环境污染物在控制措施方面也具有协同效应,可以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控制。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
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抓手。
什么是能源转型?我国如何实现能源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于能源转型。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针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个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在《中国能源革命十年展望(2021-2030)》中指出,中国将有序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绿色能源体系,“十四五”期间努力推动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需求量占比合计超过30% (2019年为23.4%)、煤炭占比降至50%以下(2019年为57.7%),同时也将安全高效发展沿海地区核电、小型堆核能综合利用。我国能源转型的三个重点方向,一是发展太阳能和风能,二是发展核能,三是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的前沿技术。
能效提升有怎样的意义?可以如何实现?
能效,即能源消费的效率。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世界上大约80%的碳排放来自能源消费。对于减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和能源消费高效化是实现深度脱碳的三种有效途径,前两者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测量,相较之下,能源消费高效化更难测量、激励,但其影响巨大。
提升能源效率的基本方式包括减少能耗损失、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性能等;在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物联网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实时数据分析,根据用能人数自动调整供暖供热、照明和其他基础设施用能量,以此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能效。提升能效不用投资大量的新技术,用当下的技术就可以实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且相对容易实现的途径之一。
什么是能耗双控?
能耗双控主要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地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强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能耗双控最早在2015年的五中全会中提出,2021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方案,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从考核机制来看,“能耗双控”中能耗强度的优先度更高。降低单位 GDP (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是达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因素:借鉴东京大学茅阳一教授提出的茅恒等式,CO2 排放量的构成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GDP、单位 GDP 能源消费和单位能源消费的 CO2 排放量。基于此公式,可以得出降低单位 GDP 的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GDP),是达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与双碳战略有什么关系?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把“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任务,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比重;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速的同时,提升低耗能低排放行业的比重;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推动力和倒逼力量,不仅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来源:碳中和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