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煤炭科技网
个人中心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搜 索
  • 网站首页
  • 智库新闻
    1. 智库观点
    2. 热点专题
    3. 研究动态
    4. 成果发布
  • 千人智库
  • 企业培训
  • 成果推广
  • 煤炭书刊
  • 数据中心
    1. 论文库
    2. 成果库
    3. 专家库
  • 煤炭学会

关于召开第六届飞禽走兽老虎机:煤炭总工程师论坛暨飞禽走兽老虎机: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采论坛的通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煤炭综合利用

两硬条件下冲击地压的特点与综合防治

2021
06/18
03:41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点赞
0
点击
1861

同家梁矿自80年代以来在不同煤层和不同盘区都发生了冲击压力现象。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均有发生。尤以11#311盘区回采工作面发生较多而且危害较大。通过分析认为主要是由采掘所形成的支承压力叠加而造成。此类冲击压力是两硬条件下冲击地压的特殊形式,通过“支”、“放”、“卸”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完全可以消除或降低冲击压力的频率,减弱冲击压力的强度,减少所造成的破坏程度。

1、矿井概况:

      同家梁矿是一个有6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开采煤层为侏罗系大同组,主要开采11#、12#和14#层,年产300万吨,井田位于大同煤田向斜轴部的东南部。为近水平煤层,煤层厚1.7~3.6m, 层间距8~27m。煤层结构简单, 开采埋深300~400m。80年代以来均为综合机械化长臂大冒顶开采方法,工作面倾斜长150m左右,间隔煤柱15~20m。采用盘区前进式,双翼开采方式。顶板结构一般无伪顶,直接顶为粉细砂岩互层,厚2.5~5.5m, 普氏硬度系数F=9~16, 老顶为中粗砂岩, 厚6~10m, 普氏硬度系数F=6~12, 煤层硬度F=3~4。一般采取强制放顶管理老塘顶板,初次和周期来压均显现强烈,来压步距16~34m,来压强度系数1.3~1.8。

 

2、11#311盘区临空巷道的冲击压力的发生

      此区域为典型的煤层与顶板的两硬条件,也是发生冲击压力最频繁且破坏性最大的盘区。(见图一)

煤层稳定,结构简单,煤厚2.6~3.80m。直接顶粉细砂岩, 厚2.5~4.5m,老顶为细砂岩及中粒砂岩, 厚度大于8m。2000年12月3日,当11#81116工作面推进到260m时运料巷突然发生了强烈的冲击地压,伴随着巨大声响,煤尘飞扬,震感强烈。煤从巷道两帮抛出,底板鼓起,临空侧严重于工作面侧。51.6m的巷道严重堵



图1   11#层311盘区采掘平面图(阴影部分发生冲击地压区域)


塞, 上部只有0.5~0.7m的间隙, (见图2、图3), 巷道底鼓0.6~1.2m, 破坏范围达120m。巷道两帮炸帮达1.5~2.0m。巷宽由原来的3.40m扩展至5.5~7.5m,而且顶板和煤层间仍有间隙,用直尺可以插入0.4~1.1m。支护破坏,但除零皮外, 顶板完整无损, 冲击煤量有500多吨。工作面尾部40m,工作面煤壁有煤尘喷出和煤块弹射,底板有1~2cm的地板裂缝,从尾部算第26个支架处铲煤的工人被弹起摔下。距此处直线距离1500m的11#81015工作面亦有震感。这就是两硬条件下冲击地压的特殊表现形式。距此次来压又推进7m,发生了第二次冲击,其状况较第一次轻。距需二次来压又推进9m,又发生了第三次大的冲击压力,显现状态略轻于第一次。距第三次来压又推进12m,又发生第四次大的冲击压力,其强度和破坏程度比第一次严重。此后每推进22~50m就发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压力。工作面的煤爆是不断发生。经过分析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后,逐步减轻了破坏程度。本工作面共发生大的冲击压力13次,盘区内发生30多次,(治理后减轻的不计在内)。

 

三、冲击压力事故的特征:

1、主要是煤层冲击, 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形式抛出煤体,底鼓严重,而顶板未受破坏。

2、强度大,破坏程度大,冲击煤量200~500吨;

3、主要发生在临空顺槽与工作面交接处向外60m;

4、一般和采动同步或稍滞后发生,由采动诱发;

5、基本没有预兆,难于事前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6、埋藏深度并不大,只有300m左右;

7、顶板瞬时下沉后有回弹;

8、近距煤层群各层发生冲击地压主要以上层煤为主,发生的频率,强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逐步降低;

9、3.0m以上  厚煤层的冲击倾向大于2.0m及以下煤层。

 

四、成因分析:

      我矿开采煤层均为细砂岩和中粗砂岩顶板,岩石坚硬,整体性强,一般采取强制放顶措施,但限于生产技术条件,一般处理冒落高度在4~5m左右,即处理了坚硬的直接顶的下位岩层。而10m厚老顶没有很好处理,因而在煤柱内和煤壁内形成了较大的支承压力;相邻面老塘受煤柱支承,仍留有大的三角悬板,相邻煤柱也较宽(20m),这就使临空巷两侧煤柱的高应力和回采过程中的超前压力,三向应力状态下形成复杂的应力叠加条件,便在一定范围内高度集中有大量的弹性能,暂处于亚稳状态。当达一定极限时,生产过程的割煤、放炮和老顶大面积折断,就诱发了弹性变性能的瞬时释放,产生了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冲击动力现象。由于顶板坚硬完整,煤体相对较弱,就形成以煤体抛出、位移,煤块弹射而顶板未受破坏的表现形式。

所以,经过观察、分析、研究认为,我矿形成冲击压力的条件主要是:

1、具有一定厚度的坚硬顶板条件;

2、相邻已采工作面在煤柱侧留有三角悬板;

3、煤体较硬F=3~4,煤柱较宽20m,有形成支承压力带的条件;

4、煤层厚度大于2.5m;

5、上层没有采空;

6、采掘部署和工作面设计不尽合理;

7、老顶断裂瞬间出现的动力载荷,有向工作面前方传递的条件;煤岩体不仅是载荷体,也是传递应力的介质体;

8、半径30m范围无断裂构造;$Page_Split$

 

五、结论及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分析冲击压力的成因和研究其表现形态,认为我矿发生的冲击压力是采动重力型的冲击地压。不管是割煤诱发的或是老塘顶板断裂的动力载荷诱发的,特征有所不同,但均为采动重力型。虽然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有些区域发生,有些区域则不发生,破坏也不尽相同,说明其煤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不同,承载岩体的面积和载荷亦不同,采动所造成的弹性能积聚就不同,表现形式就不同。硬煤层中留设宽大的煤柱是产生应力高度集中的温床;临空三角悬板是形成大量弹性能的很好条件;老塘悬板断裂加载是释放弹性能的诱发因素。所以有目的地研究我矿发生冲击地压的机理,搞清发生的原因,确定危险波及的范围,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是完全可以减少发生的频率,减弱发生的猛度,降低冲击的强度和限制破坏的程度,把冲击性压力的发生限制到最小的程度。我矿经过几次经验总结,采取“支”、“放”、“卸”等综合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治理有重大危害性的冲击压力,除第一面发生13次外,其它4个面仅发生不到20次。而且除11#81116面的前四次未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后来经过治理后,逐步限制到了最小的破坏程度。并安全采出煤炭310万吨,采出面积840000m2,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也没有发生一起影响生产的顶板事故。

支:保证工作面支架的完好性能并达到初撑力,强有力地支撑工作面顶板,严防切顶线前移。工作面炸帮较大时及时支贴帮单体柱。为增加对巷道顶板的支护强度,在临空煤柱侧每间隔1m支设一组丛柱,每组三根,光头不带帽。并在丛柱间加支一根带帽木点柱,而且要在里侧挂网。工作面侧的丛柱间距2m,丛柱间也支带帽木点柱一根,超前支护范围不小于150m。见图4-1。两端头支设丛柱,并架设6m双梁迈步走向抬棚。放:针对顶板特性,强化放顶工作。我们制定了工作面浅孔和两顺槽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放顶方案。工作面浅孔是破坏直接顶,眼距6~9m,眼深6m,仰角65°,装药6~8Kg,分台阶放顶。当炮眼口距切顶线0.6m时引爆。深孔如图4-2、图4-3所示布置,分别在工作面头尾布置炮孔,破坏老顶在煤柱侧的悬顶。在临空巷深孔爆破是为了断顶,以降弱老顶的传递支承压力,皮带巷深孔爆破是提前破坏煤柱侧的三角悬板,防止给下一工作面在煤柱里积聚支承压力。提前100m打眼,距工作面3.0m时引爆。双眼扇形布孔,眼深24m, 装药30Kg, 眼距20m。卸:在临空巷两帮煤体打卸压孔并爆破卸压。如图4-2、图4-2布置。提前100m打卸压孔(50m范围内卡钻杆无法打)。分两段装药,每段装药200g,随装随引爆。予爆破是在不破坏煤柱整体结构的情况下,人为地增加和扩大煤体裂隙,从而使积聚在煤体中的弹性能得以逐步缓慢释放,降低冲击能量,减缓冲击地压的形成条件。除此,我们还研究了煤层注水以增加塑性;在临空巷破坏临面老塘三角悬板的方案;调整采掘部署和工作面设计等方案。但限于各种因素及条件没有实施。但仅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后,冲击地压的频率明显减少,冲击强度显著减弱,基本消除了对生产的危害。虽然增加了支护,卸压和放顶的成本,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以说,我矿近几年能够安全稳产,主要得益于11#311盘区(主采盘区)冲击地压的有效防治。

 

 

 

 

 

 

参  考  文  献

1 矿山坚硬岩体控制讨论会论文集    1991.8

2 煤矿开采冲击矿压灾害防治        窦林名   2005.3

 

 

 

 

作者简介  巩培文 1957年出生,工程师,1980年大同煤校采煤专业毕业,现任大同煤矿集团同家梁矿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采掘技术管理工作。地址:飞禽走兽老虎机:大同市矿区,邮编037025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
关于召开第六届飞禽走兽老虎机:煤炭总工程师论坛暨飞禽走兽老虎机: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采论坛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2年飞禽走兽老虎机:煤炭科技创新煤矿、煤炭科技创新矿长、煤炭科技创新优秀总工程师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推荐飞禽走兽老虎机:煤炭学会“千人智库” 入库专家的通知
中国“最大”的煤矿大省,占全国煤炭总量的30%,被人称作煤海
内蒙古一市煤炭局原副局长被查 俩“老领导”一个落马一个成富豪
国家发改委就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煤炭行业年中回顾:通过压力测试后预计行情将逐渐回暖
神东煤炭集团累计利用瓦斯清洁发电2.42亿度
发改委聚焦六大方面修订《煤炭法》,并公开征求意见
苦苦等待收获噩耗,出口中国煤炭量将归零,澳大利亚终于感到痛了
  • 网站首页
  • |
  • 智库观点
  • |
  • 千人智库
  • |
  • 企业培训
  • 成果推广
  • |
  • 煤炭书刊
  • |
  • 关于我们
  • |
  • 煤炭学会
热线电话0351-4090863
客服QQ2652293790

版权所有 ? 山西晋昌盛煤炭技术交流中心 | 晋ICP备11064123

Copyright ? 2020-2021 | All Rights Resrved

版权声明 Email:mtqrzk@163.com

地址:飞禽走兽老虎机: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裕智大厦5层

站长统计: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39号

官方微信平台